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郜鼎在庙

郜鼎在庙

《春秋.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周公庙)。”

左传.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

鲁国从宋国运来郜国的大鼎,同月戊申日把大鼎安放在鲁国太庙中。这件事并不合乎礼制,因此鲁大夫臧哀伯谏诤说:“一个身为国君的人,必须发扬威德而抛弃邪恶,如此才能作为文武百官的典范,即使如此,仍担心有失误,可见必须发扬美德来垂范子孙。现在郜国的大鼎放在宗庙内,那里还有比这更明显的受贿行为呢?”后来用“郜鼎在庙”用于讽刺把贿赂物放置神圣肃穆之处所。

后汉书.孔融传》:“招呼元恶,以自营卫,专为群逆,主萃渊薮。郜鼎在庙,章孰甚焉!”唐.韩愈《石鼓歌》:“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此用以衬托石鼓的珍贵。


猜你喜欢

  • 羿落九乌

    同“羿射九日”。唐李白《古朗月行》:“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 司马桥

    源见“题桥柱”。指成都城北升仙桥(或谓升迁桥)。因汉司马相如曾题句于桥柱,故称。清蒋士铨《忒忒令.中秋对月》套曲:“临邛道,司马桥,想个人无奈可怜宵。”

  • 千金一壶

    同“一壶千金”。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千金一壶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壶,通“瓠”。见“千金一瓠”。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词语

  • 漱流枕石

    同“漱石枕流”。前蜀杜光庭《大王初修葛仙化告真词》:“熊经鸟申之士,抗步不还;漱流枕石之人,拂衣长往。”见“枕石漱流”。前蜀·杜光庭《大王初修葛仙化告真词》:“熊经鸟申之士,抗步不还;~之人,拂衣长往

  • 百二秦关

    形容秦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田肯向汉高祖刘邦献策说:“秦国,是地势优越险固之国家,凭借着黄河、高山的险要,易守难攻,与其他国家势如悬隔千里,同是一百万军队,在秦国就相当二百万军队使用。”后以此典指函谷

  • 道殣相望

    形容饿死者之多,可在道路上相望。谨:饿死的人。《左传.昭公三年》:“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女富,指嬖宠之家的富足。主谓 殣,饿死。指饿殍遍地。《左传·昭公二年》:“宫室滋侈,~。

  • 吹箫乞食

    源见“吴市吹箫”。谓沿街乞讨。明徐石麒《拂霓裳.望中原》词:“欹皂帽,吹箫乞食总堪怜。”【词语吹箫乞食】  成语:吹箫乞食汉语大词典:吹箫乞食

  • 戟指

    同“戟手”。明李东阳《奕说》:“其胜者施施然,若辟土地而朝秦 楚;不胜则赪面戟指,无所不至。”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然而别一方面,慷慨激昂之士也露脸了,他戟指大叫道:‘我们中国有半个

  • 白衣酒

    同“白衣送酒”。唐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诗:“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亦指白衣人所送之酒。清 丘逢甲《梅农赠诗推奉过常长句答之》:“欲邀君赏东篱花,惜少柴桑白衣酒。”【词语白衣酒】   汉语大词

  • 维垣

    源见“藩垣”。代称太师。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鲁公拜维垣,亲客来贺。公略无德色,且笑语犹常时。”一本作“太师”。【词语维垣】   汉语大词典:维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