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逆鳞

逆鳞

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柔狎即驯熟的意思;柔,《史记》作扰,驯;狎,习)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同撄,逆触)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几,表示数量少,指能做到谏说君王而不触犯的人是很少的。一说,几,近,谓近于善谏,较牵强)。”

古人以龙为人君的象征,韩非以龙之逆鳞不可撄为喻,说明要劝谏君主而不忤其意犯其威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触逆鳞也就是非常危险的事。故后以忤逆皇帝之旨,触犯人主之威,叫做“婴逆鳞”。

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出而从仕,有狂狷婴鳞之愚。”

陈徐陵《徐孝穆全集》卷二“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情礼(或作理)之诉,将同逆鳞;忠孝之言,皆应齚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如此,上必多君有让,不废君。魏其必内愧,杜门齚舌自杀。”又《英雄记》:曹操自齚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后世。)。”


【典源】《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今译】 龙这种动物,可以通过驯熟接近来骑它,但它的喉下有逆鳞一尺长,如果人触犯逆鳞它就会杀人。君主也有逆鳞,游说之士如果能不触犯君主的逆鳞就可以成功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触犯君主而致其发怒。

【典形】 触龙鳞、犯鳞、犯龙鳞、鳞批、逆鳞、批鳞。

【示例】

〔触龙鳞〕 唐·白居易《赠江州李十使君员外》:“仰头惊凤阙,下口触龙鳞。”

〔犯鳞〕 唐·杜牧《梁秀才以早春施次大梁》:“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犯龙鳞〕 唐·李白 《猛虎行》:“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鳞批〕 清·杨潮观《魏征破笏再朝天》:“良言偏逆耳,老成人去,谁与鳞批。”

〔逆鳞〕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

〔批鳞〕 清·邵长蘅《题冀渭公所藏梅花诗卷》:“溅血九原仍化碧,批鳞一疏独流丹。”


【词语逆鳞】   汉语词典:逆鳞

猜你喜欢

  • 勇者不必有仁

    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语出《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周书.梁御等传.论》:“(若干)惠、(王)德本以果毅知名,而能率由孝道,难矣。图史所叹,何以加焉!勇者不必有仁,斯不然矣。”

  • 共工赫怒

    同“共工触柱”。唐李白《上崔相百忧章》诗:“共工赫怒,天维中摧。鲲鲸喷荡,扬涛起雷。”

  • 铁网珊瑚

    原为从海中摘取珊瑚的方法,后用以比喻搜罗人材或奇珍异宝。出自拂菻国之习俗。拂菻(lǐn檩)国,古国名,隋唐时期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据载,其国海中有珊瑚洲,珊瑚生在海底磐石上,刚形成

  • 惭凫企鹤

    源见“断鹤续凫”。喻愧对自己短处,羡慕别人长处。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若夫器分有限,智用无涯,或惭凫企鹤,沥辞镌思。”并列 比喻对自己的短处感到惭愧,而羡慕别人的长处。语本《庄子·骈拇》:

  • 十二金钗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本来是以“金钗十二行”来形容美女头上装饰之繁,后便以“十二金钗”比喻众多的嫔妃或姬妾。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三千玉貌休自誇,十二金钗

  • 江斐

    见“江妃”条。

  • 画眉府

    源见“张敞画眉”。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为妻画眉。后以“画眉府”代指京兆尹官署。唐吴融《御沟十六韵》:“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词语画眉府】   汉语大词典:画眉府

  • 针磁

    源见“针芥相投”。喻两相契合。清方文《寿刘未沫先生》:“诗里针磁吟最合,花前杯斝劝无虚。”【词语针磁】   汉语大词典:针磁

  • 摸金校尉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李周翰注:“言操置发丘中郎、摸金校尉之官,所过皆破坏冢墓,以取金宝,而露其骸骨也。”因以“摸金校尉”为诋毁曹操之典

  • 庾公楼

    源见“南楼”。指吟咏欢娱的胜境。唐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之一:“池要山公马,月静庾公楼。”【词语庾公楼】   汉语大词典:庾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