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修治仁义礼乐的政教招徕他们。 古代儒家强调用“文德”招徕远人,而不诉诸武力。语出《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北魏.高闾《请筑长城表》:“臣闻为国之道,其要有五:一曰文德,二曰武功,三曰法度,四曰防固,五曰刑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荒狡放命,是播武功以威之;民未知战,则制法度以齐之;暴敌轻侵,则设防固以御之;临事制胜,则明刑赏以劝之。”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修治仁义礼乐的政教招徕他们。 古代儒家强调用“文德”招徕远人,而不诉诸武力。语出《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北魏.高闾《请筑长城表》:“臣闻为国之道,其要有五:一曰文德,二曰武功,三曰法度,四曰防固,五曰刑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荒狡放命,是播武功以威之;民未知战,则制法度以齐之;暴敌轻侵,则设防固以御之;临事制胜,则明刑赏以劝之。”
比喻君王左右的元老功臣。《尚书.说命下》:“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蔡沈集传引范氏曰:“酒非曲蘖不成,羹非盐梅不和,人君虽有美质,必得贤人辅导,乃能成德。”酒醴:酒。曲
唐代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意思是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泛指平等相待,不加歧视。元代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为甚么小的儿多贫困,大的儿有金钱,爹爹妳妳阿!你可怎
源见“圯桥进履”。指张良受《太公兵法》的桥。唐杨炯《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吕望垂竿于渭涘,道峻匡周;张良授策于圯桥,功崇佐汉。”【词语圯桥】 汉语大词典:圯桥
源见“韦弦”。谓善于规戒。清钱谦益《兵科给事中明时举授征仕郎制.母王氏仍前赠》:“相夫有佩韦之顺,教子有宿心之勤。”
同“镜里孤鸾”。元白朴《木兰花慢.感香囊悼双文》词:“镜里舞鸾空在,人间后会无涯。”
源见“琴挑文君”。指才子求偶。清 吴卿弼《尾犯序.双头莲曲将荫梧席上作》套曲:“总不是濯锦池边,临邛道上,司马援琴,文君卖酒。”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陈琳、阮瑀事“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典故》:“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音xī,迅疾)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
源见“蔡泽年寿”。指唐举为蔡泽戏说看相。唐李白《送蔡山人》诗:“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
《礼记.乐记》:“师乙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贯珠”指成串的珍珠。《礼记》中曾以“贯珠”比喻歌声清脆圆润。后以“贯珠歌”咏赞优美的歌声
谓平常的事物,并不新异。《三国志.吴志.韦曜传》:“时所在承指,数言瑞应。皓以问曜,曜答曰:‘此人家筐箧中物耳。’”皓:孙皓。偏正 箧,方形竹器;筐,小箱子。用箩筐小箱子装着泥土。比喻很平常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