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马援铜柱”。清 丘逢甲《寄兰史晓沧菽园用晓沧韵》:“只见螺舟来海外,未容马柱表交南。”【词语马柱】 汉语大词典:马柱
《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魏书.南安王桢东平王略等传
同“步步金莲”。宋张炎《满江红.韫玉传奇唯吴中子弟为第一流》词:“洗尽人间笙笛耳,赏音多向五侯家。好思量,都在步莲中,裙翠遮。”
《隋书.高祖纪上》:“〔高祖〕为人龙颜,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后因以“王在掌上”表示有帝王相。清邹容《革命军》一章:“此自秦以来,所以狐鸣篝中、王在掌上、卯金伏诛、魏氏当途、黠
《东观汉记.尹敏传》:“敏与班彪亲善,每相遇与谈,常日旰忘食,昼即至暝,夜则达旦。”旰,晚,迟。汉朝时候,尹敏博通经书,与史学家班彪为好友,他们每相遇谈论,常常忘记吃饭,终日终夜不倦。后用为咏好友健谈
同“白衣人”。唐高適《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啄,亦从乌帽自欹斜。”【词语白衣】 汉语大词典:白衣
指荆轲(Kē科)在秦王政(即秦始皇)面前把地图展开到最后,露出匕首。后以此典比喻义士拼死抗争的壮烈行为。或比喻真相毕露,誓不两立。战国末,公元前227,荆轲,字公叔,奉燕国太子姬丹之命,与秦舞阳(一作
同“巫山云雨”。元 吉雅谟丁《鹤年弟尽弃纨绮故习清心学道》诗:“枕上不迷巫峡雨,床头常对剡溪云。”【词语巫峡雨】 汉语大词典:巫峡雨
源见“绝妙好辞”。指三国 魏杨修一见曹娥碑背题词,即能默悟疏解。喻人聪悟敏捷。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五:“覆句能悬记,看碑解暗疏。”
源见“狡兔三窟”。指多种藏身安处之地。宋范成大《次韵李子永雪中长句》:“犬骄鹰俊马蹄快,狡穴未尽须穷追。”【词语狡穴】 汉语大词典:狡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