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计然之策

计然之策

指计然提出致富之策略。后以此典比喻治国之道;或比喻经商谋生的手段。计然,名研。春秋战国之际葵丘(今河南民权东北)濮上(今河南濮水上游)人。曾南游于越国(今江苏北部、苏南、皖北、赣东、浙江北部),博学,尤善计算。范蠡(lǐ理,越国大夫)曾以师侍奉他。 从前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Guì桂)稽山(今浙江绍兴东南)上,于是重用范蠡、计然。计然说:“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工作;了解货物什么时候为人们所需求购用,才算懂得什么是商品。掌握‘时’与‘用’二者的规律,那么各种货物流通情况就可以观看清楚。”“积贮货物之常理是务求完好牢固高质量之物品,不要有积滞不流之‘死钱’。以东西互相做买卖,要注意不留存易腐易蚀之货物,不要冒险囤积居奇以待涨价。要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情况,才会知道贵或贱之道理。东西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贱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贵。当东西极贵之时,须乘时卖出,视同粪土而不惜;当东西极贱之时,须乘时买进,视同珠玉而珍惜。要使财货钱币周转如流水一样。”越王勾践照此治国10年,国家富裕起来。 此典又作“行计然”、“计然策”、“谋生后计然”、“计然术”。

【出典】: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计然》3256页:“昔者越王句(Gōu勾,通“勾”)践(春秋末年越国君。曾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他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做好)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积著(积贮,指囤积货物)之理,务完物(完好牢固货品),无息(停息;滞留)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同“蚀”,腐蚀)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返回)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治国)十年,国富。”

【例句】:

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可谓庚桑畏垒,致大壤以匡时;范相鸱夷,行计然而济俗。” 唐·萧颖士《山庄月夜作》:“且事计然策,将符公冶言。” 宋·陈与义《谨次十七叔去郑》之三:“镜中无复故人怜,却愧谋生后计然。” 明·陈子龙《赠汪翁》:“手挟计然术,心与列士同。”


【典源】《史记·货殖列传》:“昔者越王句 (gou) 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汉书·货殖传》亦载,文略。

【今译】 越王勾 (句) 践被吴王夫差打败,积聚力量准备复仇,他任用范蠡、计然。计然向勾践提出了复兴经济的原则、办法、使越国富强,终于击败吴国雪耻。范蠡又用这套办法去经商,也成为巨富。

【释义】 后以此典指致富之道或谋生手段。

【典形】 计然策、计然术、谋生后计然、行计然、计然未用。

【示例】

〔计然策〕 唐·萧颖士《山庄月夜作》:“且事计然策,将符公冶言。”

〔计然术〕 明·陈子龙《赠汪翁》:“手挟计然术,心与烈士同。”

〔谋生后计然〕 宋·陈与义《谨次十七叔去郑》之三:“镜中无复故人怜,却愧谋生后计然。”

〔行计然〕 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可谓庚桑畏垒,致大壤以匡时; 范相鸱夷,行计然而济俗。”


【词语计然之策】  成语:计然之策汉语词典:计然之策

猜你喜欢

  • 和氏

    源见“和氏之璧”。借指识才之士。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夫见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和氏而后识焉。”亦借指美玉。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晁采琬琰,和氏出焉。”汉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

  • 飞将

    参见“汉飞将军”。【词语飞将】   汉语大词典:飞将

  • 桃梗漂流

    《战国策.齐策三》载:苏代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淄水出泰山莱芜原)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治做)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大雨降下),淄水至,则汝

  • 希夷驴背稳

    同“陈抟堕驴背”。柳亚子《沈衡山先生七十寿诗》:“希夷驴背稳,一笑华山阳。”

  • 周太子

    源见“王乔控鹤”。指王子乔。借指得道成仙者。唐司马札《赠王道士》诗:“愿随执金策,往结周太子。”

  • 鸾胶续断弦

    同“鸾胶续弦”。明谢谠《四喜记.梦后伤怀》:“莫迟延,不妨凤阁谐重侣,管取鸾胶续断弦。”

  • 舞闻鸡

    同“舞荒鸡”。宋李曾伯《六州歌头.和陈次贾韵饯其行》词:“秋城梦,笳却骑,舞闻鸡。”

  • 长卿病渴

    同“相如病渴”。唐杜甫《奉送韦六丈右少府之交广》诗:“长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时。”

  • 路岐哀

    源见“杨朱泣歧路”。谓出路难寻的哀愁。唐 李溟《无题》诗:“晚年名利迹,宁免路岐哀?”

  • 卓茂解骖

    《后汉书.卓茂传》:“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茂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