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誓泉之讥

誓泉之讥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想出一个办法对郑庄公说:“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春秋时,郑庄公母姜氏替庄公弟共叔段袭击庄公夺取王位作内应,事泄失败,庄公便把母亲安置在城颍,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与母亲相见。庄公后来后悔此话说过头了,便采纳颍考叔的建议,掘地在隧道中与母亲相见,于是母子关系恢复如初。颍考叔,是春秋初郑国颍谷掌管封疆的官吏。后以“誓泉之讥”用为臣下批评封建君主不善于处理好与母亲关系的代称。

后汉书.何敞传》:“后拜为尚书,复上封事曰:‘上不欲令皇太后损文母(指周文王妃太姒,为后妃有德之美称)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宪等得长保其福祐。’”


偏正 因对母亲发过绝情誓言而受到讥刺。据《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共叔段欲袭庄公,庄公之母武姜将开启城门为内应。事败,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汉书·何敞传》:“上不欲令皇太后损文母之号,陛下有~,下使宪等长保其福佑。”


【词语誓泉之讥】  成语:誓泉之讥汉语词典:誓泉之讥

猜你喜欢

  • 放诸四海而准

    见“放之四海而皆准”。

  • 往日无冤,近日无仇

    元明时俗语。谓彼此素无恩怨。语出元.马致远《任风子》二折:“他是个出家人,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杀他怎的?”元.无名氏《冯玉兰》四折:“兀那贼汉,俺父亲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止因同在黄芦荡湾船,

  • 虞延克期

    《后汉书.虞延传》:“虞延字子大,陈留 东昏人。建武初,仕执金吾府,除细阳令。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徒系,各使归家,并感其威德,应期而还。有囚于家被病,自载诣狱,既至则死。延率掾史殡于门外。百姓感悦之。

  • 奋袂

    举起油子。形容奋发或激动的样子。《淮南子.主术训》:“楚庄王伤文无畏之死于宋也,奋袂而起,衣冠相连于道,遂成军宋城之下,权柄重也。”袂( ㄇㄟˋ mèi 昧):衣袖。【词语奋袂】   汉语大词典:

  • 关塞泥封

    源见“泥封函谷”。指用少数人把守住要塞关隘。卢前《折桂令.狮峰将台明傅友德讲武之所》曲:“指挥定边民多勇,更何须关塞泥封。”

  • 四郊多垒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东汉.郑玄注:“辱其谋人之国不能安也。垒,军壁也,数见侵伐则多垒。”古人认为,都城四郊如果存留着许多作战的壁垒,说明国家受到敌人的侵略,这是当权者的耻辱

  • 据梧

    《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枝策,即策杖),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同智)几乎。”晋.郭象注:“夫三子者,皆欲辩非己所明者以明之,故知尽虑穷,形劳神倦,或枝策假寐,或据梧而暝。”据

  • 魏文手巾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二》: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博物志》曰:“帝善弹棊,能用手巾角。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冠著葛巾角撇棊。”据《三国志》记载,魏文帝善弹棋,并能用手巾角拂棋。后将“魏王手巾”用作喻

  • 刀尺

    《晋书.李含传》:晋直臣李含,官秦国郎中令,因不谄事权臣受到尚书赵浚、大中正傅祗、中正庞腾挟嫌陷害。中丞傅咸为此上表:“(臣)见含为腾所侮,谨表以闻,乞朝廷以时博议,无令腾得妄弄刀尺。”刀尺,是以剪裁

  • 鸡黍襟期

    源见“范张鸡黍”。比喻至友彼此以心相许。襟期,襟怀期许。宋范浚《春饮分章字韵》:“人情欢不尽,道术醉相忘。鸡黍襟期厚,渠论汉 范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