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见利忘义

见利忘义

指遇到私利,就忘掉道义。语出《汉书.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梁书.侯景传》:“岂有万乘之主,见利忘义若此者哉?”唐.王勃《送劼弟赴太学序》:“轻进苟动,见利忘义。”《二刻拍案惊奇.神偷寄兴一枝梅》:“似这等人也算做穿窬小人中的大侠了,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欧阳山《三家巷.二六》:“杨志朴说:‘是呀。流氓政客都是见利忘义的。”


连动 看到有利可图,就不顾良心道德。语本《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二刻拍案惊奇》卷39:“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贬义。多用于写人的为人处事方面。→见钱眼开 见财起意 临财苟得 ↔见利思义 舍生取义 轻财重义 临财不苟


解释看到私利,就忘记了道义。

出处汉书·郦商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郦商是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时的勇将。刘邦死后,郦商又继续服侍汉惠帝和吕太后。吕太后死后,吕氏家族的人准备谋反,大臣们谋划诛杀吕氏。当时,吕家的重要人物吕禄担任京城卫戍部队北军的首领,驻扎在营中,所以大臣们无法控制北军。太尉周勃就派人劫持郦商,命令他的儿子郦寄去诱骗吕禄,因为郦寄和吕禄关系非常要好。吕禄听信了郦寄的话,跟他外出游玩,周勃才得以进入北军军营,进而控制军队,诛灭了吕氏。当时天下之人都说郦寄出卖了朋友。

东汉的班固不太同意这种看法,他在为郦商父子写完传记后评论说:“在孝文帝时,天下之人都认为是郦寄出卖了朋友。所谓出卖朋友,指的是见利忘义。像郦寄的父亲本身是汉家的功臣,同时又被劫持。郦寄的做法,虽然害了吕禄,却安定了国家,保存了君臣之道和父子之道,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近义利令智昏

反义见利思义

例句

吕布是三国勇士,但他的同乡都认为他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词语见利忘义】  成语:见利忘义汉语词典:见利忘义

猜你喜欢

  • 做东

    同“做东道”。《红楼梦》二二回:“这早晚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做东,意思还叫我们赔上。”【词语做东】   汉语大词典:做东

  • 善卷

    上古时候的隐士。《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

  • 南华蝶梦

    源见“庄周梦蝶”。指庄周化为蝴蝶之梦。喻迷离恍惚。元刘秉忠《永遇乐》词:“壶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似南华蝶梦醒来,秋雨数声残滴。”

  • 涕出女吴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女,嫁女于人。

  • 投弩

    《艺文类聚》卷六〇引《华阳国志》“邓芝(蜀汉新野人,为大将军,性刚简廉洁,善恤士卒)征涪陵,见玄猨抱子在树上,引弩射之,中猨母。其子为拔箭,以木叶塞创。芝乃叹曰:‘吾违物之性,其将死矣!’投弩水中。”

  • 孟光妻

    同“孟光”。宋王安中《哨遍》词:“伯鸾家有孟光妻,岂逡巡、眷恋名利?”

  • 荆布之妇

    源见“荆钗布裙”。指贫穷的妇女。元郑光祖《伊尹耕莘》二折:“荆布之妇,怎消受五花官诰?”

  • 积毁销骨

    指张仪向魏哀王作比喻说:众多的诽谤可以毁灭一个人。后以此典比喻舆论的作用很大,不断的谗毁能够致人于死地。 张仪(?——前310年),战国时魏国(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曾游说进入秦国。首创“连横”

  • 李广不侯

    同“李广难封”。闽徐夤《赠杨著》诗:“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见“李广未封”。五代·徐夤《赠杨著》:“~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词语李广不侯】  成语:李广不侯汉语大词典:李广不侯

  • 信口雌黄

    原为“口中雌黄”。信口:随便开口。雌黄:矿物名,即鸡冠石,黄色,可作颜料。古人写字多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典出晋王衍之事迹。比喻不顾实际,轻下论断,随便乱说。王衍(256-311年),字夷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