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要言不烦

要言不烦

指讲话简略而又抓住重点。管辂(209-256年),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人。三国魏术士,精通《易》和占卜。一次,何晏邀请他谈论有关《易》的九个难题,并为其谈论折服。当时邓飏也在场,便问管辂:“都说你精通《易》,而为何言语中却一点儿也不涉及《易》的辞义呢?”管辂回答说:“凡是精通《易》的,都不谈论《易》。”何晏很欣赏他的回答,笑着说:“回答得可谓既简炼而又命中要害啊。”

【出典】: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卷29第821页:“辂为何晏所请,果共论《易》九事,九事皆明……时邓飏与晏共坐,飏言:‘君见谓善《易》,而语初不及《易》中辞义,何故也?’辂寻声答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含笑而赞之:‘可谓要言不烦也。’”

【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33回:“我和你们说句要言不烦的话,阃以外将军制之,你们还有什么为难的不成?” 鲁迅《彷徨·高老夫子》:“是的,那--《中国国粹义务论》,真真要言不烦,百读不厌!”


主谓 要,扼要;烦,烦琐。言论、文章简明扼要。《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辂寻声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含笑而赞之:‘可谓~也。’”鲁迅《彷徨·高老夫子》:“础翁的大作……‘中国国粹义务论’,真真~,百读不厌。”△褒义。多用于言谈或作文方面。 →言简意赅 片言居要 ↔博士买驴。也作“约言不烦”。


【词语要言不烦】  成语:要言不烦汉语词典:要言不烦

猜你喜欢

  • 桃偶

    源见“土偶桃梗”。比喻傀儡。鲁迅《集外集拾遗.〈哀范君〉诗之二》:“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词语桃偶】   汉语大词典:桃偶

  • 萧郎

    指称帝之前的梁武帝——萧衍。萧衍(464-549年),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萧衍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当代名流无不推许。南朝齐时,萧衍曾任卫将军王俭的东阁祭酒,一到任就得到王俭的

  • 南风歌

    同“南风”。宋王安石《朝日一曝背》诗:“樵松煮涧水,既食取琴弹。弹作《南风歌》,歌罢坐长叹。”【词语南风歌】   汉语大词典:南风歌

  • 陟冈

    《诗.魏风.陟岵》:“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后因以“陟冈”为思念兄弟之典。唐白居易《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诗:“谁怜陟冈者,西楚望南荆!”【词语陟冈】   汉语大词典:陟冈

  • 梦觉黄粱

    源见“黄粱梦”。指幻梦醒悟之时。《群音类选.沈莲池〈驻云飞.出家〉》:“童颜白首,梦觉黄粱,一笑无何有。”见“黄粱一梦”。《群音类选·沈莲池〈驻云飞·出家〉》:“童颜白首,~,一笑无何有。”【词语梦觉

  • 檄书倚马

    源见“倚马才”。形容文思敏捷,为文一挥而就。明陈子龙《喜袁临侯开庭郧阳却寄》诗:“檄书倚马销金甲,宾从投壶佐玉觞。”

  • 布衣百万

    《晋书.刘毅传》:“后于东府聚摴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唐.杜甫《今昔行》诗:“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注:儋音dān,容器,可容一石,故称)输百万。”

  • 七宝团圞

    源见“玉斧修月”。圆月的美称。清洪昇《长生殿.闻乐》:“七宝团圞,周三万六千年内;一轮皎洁,满一千二百里中。”【词语七宝团圞】  成语:七宝团圞汉语大词典:七宝团圞

  • 颜厚如甲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上“惭颜厚如甲”:“进士杨光远,性多矫饰,不识忌讳。游谒王公之门,干索权豪之族,未尝自足。稍有不从,便多诽谤。常遭有势挞辱,略无改悔。时人多鄙之,皆曰:‘杨光远惭颜厚如

  • 请君入瓮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或告文昌右丞(唐代尚书省设左丞及右丞官员,左丞总管吏部、户部、礼部事务,右丞总管兵部、刑部工部事务。文昌,官署名,即尚书省,武后光宅元年改尚书省为文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