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臣下以比喻向君上提出批评,君上不能怪罪而应引以为鉴戒。后则泛指朋友、同志之间的互相规戒,说话的人不负责任,而被批评者应注意汲取其中的积极方面。《诗》的体例分风、雅、颂;它的表现方法有赋、比、兴。所
同“赤鯶公”。明谢肃《淄川濯缨》诗:“安得赤鯶骑,仙洲拾兰茝。”【词语赤鯶】 汉语大词典:赤鯶
同“禾黍”。《痛史》十七回:“一路上晓行夜宿,只觉得景物都非,不胜禾黍故宫之感。”其他 过去的宫殿变为农田,长满禾黍。比喻故国破落或胜景凋败。《痛史》17回:“ 一路上晓行夜宿,只觉得景物都非,不胜~
《礼记.曲礼下》:“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后以“尝药”谓侍奉尊长服药先尝后进。《汉书.王莽传上》:“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视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词语
同“鲁连书”。清毛奇龄《饮赵解元舅之鼎宅时令嗣新领乡荐》诗:“户外不嫌东郭履,箭头曾作仲连书。”
宋.释文莹《续湘山野录》:“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迄,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
源见“曲突徙薪”。指防患于未然之策。宋黄庭坚《辛酉憩刀坑口》诗:“烂额始论功,倘能谋曲突。”
源见“父母之邦”。又《孟子.万章下》:“〔孔子〕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因以指故乡、祖国。唐阎朝隐《奉和呈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回瞻父母国,日出在东方。”见“父母之邦”。《孟子·万
源见“染指”。比喻尝到某种滋味。宋陆游《读〈老子〉》诗:“《道德》五千言,巍巍众妙门。管窥那见豹,指染仅尝鼋。”
源见“馀音绕梁”。泛指优美动人、馀韵无穷的歌曲声。唐罗隐《中元夜泊淮口》诗:“欹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词语绕梁声】 汉语大词典:绕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