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蛊惑人心

蛊惑人心

蛊(gǔ古):传说把许多毒虫放在器皿里,使互相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叫蛊。 蛊惑:毒害;迷惑。常指用不正当方法来鼓动和迷惑、毒害人们的思想情绪。 博尔辉(?-1651年),又作博尔惠,姓他塔喇,满洲正白旗人。曾从清太宗皇太极攻击明兵,屡立战功。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他因传说睿亲王多尔衮(gǔn滚)遗言而获罪,被逮捕关进监狱,罪名是博尔辉、罗什动摇国家大事,传播谣言迷惑人心,论罪判死刑,没收全部家产。

【出典】:

清史稿》卷246《博尔辉传》9647页:“执博尔辉等下狱,坐博尔辉、罗什动摇国事,蛊惑人心,论死,籍(登记没收)其家(家产)。”

【例句】:

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3回:“只恨你现下身当教习,手里头拿着一个指导后生的大权,却胆敢把这个反天逆地、阻碍进化、蛊惑人心的邪说谬论,说将出来,你可是怕现在的民贼恃着强权欺负平民还不够,还要替他做个瘟疫虫不成?” 杨献珍《党校建设的鼓舞和指导者》:“通过检查总结党校工作,批判了那些蛊惑人心、荒诞无稽的口号。”


述宾 蛊,传说中的毒虫。比喻制造舆论或散布谣言来迷惑、欺骗和煽动群众。《清史稿·博尔辉传》:“执博尔辉等下狱,坐博尔辉、罗什动摇国事,~,论死,籍其家。”张贤亮《小说中国》:“我不是说改革开放后的某些现实不应批判,而是说对当前某些现实的批判再使用老掉牙的批判武器,不仅毫无建设性意义,并且混淆视听,~无过于此。”△贬义。用于描写蛊惑煽动举止。→妖言惑众 造谣惑众 乱人耳目 ↔谈言微中


【词语蛊惑人心】  成语:蛊惑人心汉语词典:蛊惑人心

猜你喜欢

  •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曲笔

    169 ① 下笔时有所讳言或护短,与据事直书的直笔相对而言。《后汉书.威洪传》:“南史不曲笔以求存。”【词语曲笔】   汉语大词典:曲笔

  • 玉箫

    源见“玉箫旧约”。借指痴情女子。宋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词:“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元郑光祖《梧桐树.题情》套曲:“我青春,他年少,玉箫终久遇韦皋,万苦千辛休忘了。”【词语玉箫】  

  • 月下书

    源见“月下老人”。指姻缘簿。元 柯丹丘《荆钗记.启媒》:“人间未结前生契,天上先成月下书。”【词语月下书】   汉语大词典:月下书

  • 倚冰山

    源见“冰山”。比喻依靠不能长久依赖的权要靠山。清昭梿《啸亭杂录.英梦禅》:“岂可结交权要,倚冰山为巢窟,其祸不旋踵矣。”

  • 斧政

    同“斧正”。政,通“正”。苏曼殊《与刘之书》:“拙诗蒙斧政,不胜雀跃。”【词语斧政】   汉语大词典:斧政

  • 休牛归马

    同“归马放牛”。宋卢多逊《新修周武王庙碑》:“岂直休牛归马,但美於偃兵,保大定功,空歌於成德者哉!”见“休牛放马”。宋·卢多逊《新修周武王庙碑》:“岂直~,但美于偃兵,保大定功,空歌于成德者哉!”【词

  • 兔死狗烹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钟书曰:“蜚(注: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范蠡劝文钟离开越王勾践,用狡兔死而猎狗被烹

  • 赋舆

    《左传.成公二年》:“鲁、卫谏曰:‘……’晋人许之,对曰:‘群臣帅赋舆以为鲁、卫请,若苟有以藉口而复于寡君,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听。’”晋.杜预注:“赋舆,犹兵车。”春秋时,称兵车为赋舆,后遂用为咏军

  • 钻穴逾垣

    同“钻穴逾墙”。《镜花缘》九九回:“也有钻穴逾垣在那里偷窃的,也有杀人放火在那里抢劫的。”见“钻穴逾墙”。【词语钻穴逾垣】  成语:钻穴逾垣汉语大词典:钻穴逾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