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虎溪相送

虎溪相送

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百二十三人传》:“陆修静吴兴人,早为道士,置馆庐山。时远法师(慧远,一作惠远)居东林,其处流泉匝寺,下入于溪。每送客至此,辄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独陶渊明与修静至,语道契合,不觉过溪,因相与大笑,世传为《三笑图》。”按,三人相会为后人附会之说,不可信。后用为僧人高士相聚谈论和送别的典故。唐孟浩然《疾愈过龙泉精舍呈易业二公》诗:“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明吴廷翰《怀白云寺僧》诗:“几度南山不得归,虎溪相送迹亦稀。”


【典源】 晋·佚名《莲社高贤传》:“远法师居东林,其处流泉匝寺,下人于溪,每送客过此,辄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独陶渊明与陆修静至,语道契合,不觉过溪,固相与大笑,世传为三笑图。”

【今译】 晋代高僧慧远 (一作惠远)入庐山,居东林寺修持,人称远公。寺下有股泉水,流入虎溪。据说他送客不过此溪水,如果过了就有虎吼叫。当时陶潜 (字渊明) 住在这里,山南有陆修静也是有道之人,他们来远公处作客,远公送二人,一边走一边谈论,非常投机,不觉走过虎溪,彼此大笑。实则陆修静至庐山时,慧远、陶潜已死二、三十年,三人共会显系后人附会之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僧人高士相聚谈论或相送。

【典形】 不过虎溪、长隔虎溪、过虎溪、虎溪相送、闻虎啸、远公不出、过溪无虎啸、勿过虎溪、虎溪远。

【示例】

〔不过虎溪〕 唐·王维《能禅师碑》:“禅师子牟之心。敢忘凤阙; 远公之足,不过虎溪。”

〔长隔虎溪〕 宋·范成大《东林寺》:“客尘长隔虎溪水,劫火不侵香谷云。”

〔过虎溪〕 唐 · 李白 《别东林寺僧》:“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虎溪相送〕 唐·孟浩然《过龙泉精舍》:“日暝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闻虎啸〕 清·程先贞《十月初以事至东皋》:“白社归来闻虎啸,黄庭写出换鹅群。”

〔远公不出〕 宋·苏轼《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之一:“陶令思归久未成,远公不出但闻名。”


猜你喜欢

  • 解金貂

    源见“金貂换酒”。指沽酒酣饮。元白朴《木兰花慢.灯夕到维扬》词:“春风竹西亭上,抖淋漓,一醉解金貂。”【词语解金貂】   汉语大词典:解金貂

  • 巨鱼纵壑

    参见:纵壑鱼

  • 经纶

    《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孔颖达疏:“经谓经纬,纶谓纲纶,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约束于物。”本指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后比喻筹画治理国家大事。《礼记.中庸》:“唯天

  • 木受绳则直

    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 一块木料在墨线规范下就能变直。 比喻人经过学习就会提高认识。语出《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唐.吴兢《贞观政要.求谏》:“夫帝王之德,莫盛于纳谏。故曰:木

  • 夏后两龙

    《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夏后启是大禹的儿子,神话传说他承禹位,不恤国事,惟以酒食声色自娱,复窃天乐助兴,致遭亡国惨祸。说他乘

  • 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

    天所帮助的人是顺从正道的;人所帮助的人是笃守诚信的。 意谓循规蹈矩、笃实守信的人会得到天与人的帮助。语出《易.系辞上》:“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章炳麟《癸亥政变纪略序》:“古所谓天之所助

  • 朱云请剑

    源见“朱云折槛”。指直臣请求诛杀权奸。清袁枚《周孝侯斩蛟台》诗:“可惜朱云请剑迟,佞臣不与蛟同斩。”

  • 掷骰授官

    骰(tóu投):色子,赌博用具。此典为耶律俨掷骰获胜而得官事。耶律俨(?-1113年),辽析津(今北京)人,字若思,本姓李。辽道宗咸雍六年(1070年,一作七年)赐姓耶律。幼好学,有诗名。咸雍进士。官

  • 淇奥

    《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序》曰:“《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后以“淇奥”称颂辅佐国政有绩的人。《左传.昭公二年》:“自齐聘于卫,卫侯

  • 肝胆难隐

    源见“秦庭朗镜”。形容古镜清彻神奇。唐李益《府试古镜》诗:“肝胆诚难隐,妍媸信易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