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指人知道满足,就不会因需求过度而受到侮辱;能够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因过度贪求而遭遇危险。后因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为知足不受辱,知度不遭险之典故。宋.苏轼《
源见“罗浮梦”。指梅花。明高启《梅花》之一:“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三国志.管宁传》:“宁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视荐馔馈,跪拜成礼。”后因以“管宁存祭礼”形容高士隐
见〔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源见“东海孝妇”。谓枉杀无辜,好人蒙冤。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十:“东海杀孝妇,天旱逾年月。”
源见“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力抗争黑暗统治者的中坚力量。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当吴三桂拒命之时,彼已手戮桂王,断不得称楚之三户。”
参见:邻笛
《晋书.挚虞传》附太叔广:“东平太叔广枢机清辩,广谈,虞不能对;虞笔,广不能答;更相嗤笑,纷然於世云。”西晋时东平人太叔广,才思敏捷,出口即章。与当时名家挚虞谈论时,太叔广提出的问题挚虞常不能对答。后
《晋书.乐志》:“项羽宴刘邦于鸿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席间项庄拔剑起舞,欲杀刘邦;项伯也离座起舞,以袖相隔,并说:‘公莫!’”在鸿门宴上,项伯为掩护刘邦以衣袖翼蔽时的一种舞蹈姿式被魏晋时人编成一种舞
《韩非子》卷三《十过》:“公曰:‘清徵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古之听清徵者皆有德义之君也,今吾君德薄,不足以听。’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愿试听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