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萧曹

萧曹

辅佐刘邦创建汉朝基业的开国功臣萧何、曹参的合称。萧何(?-前193年)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沛县吏。末辅佐刘邦起义。起义军入咸阳,刘邦封汉王,任他为丞相。楚汉战争中,荐韩信为大将,并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的作用。后封酂侯。定律令制度,协助高祖消灭韩信、陈豨、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曹参(?-前190)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沛县狱吏。秦末随刘邦起义,屡立战功。汉朝建立,封平阳侯。曾任齐相九年,并从刘邦击破陈豨、英布。在齐时采用盖公的黄老之术,百姓安定,称为贤相。后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汉书·萧何曹参传·赞》说:“萧何、曹参在秦朝时不过是刀笔小吏,当时是碌碌平凡的人,并没有显示出特殊的志节。汉朝兴起,二人依赖刘邦勃兴的光耀,萧何凭着忠诚,谨慎地居守后方,曹参和韩信一起征战。天下安定之后,因百姓痛恨秦朝酷苛的法令,他们就顺应潮流,在政治上除旧布新。萧、曹二人同心协力,于是使汉初天下稳定下来。淮阴侯韩信、淮南王英布等被消灭,只有萧何、曹参拥有功名,地位在群臣之首。”后因以“萧曹”为典,用来咏功臣、将相。

【出典】:

汉书》卷39《萧何曹参传》2021、2022页:“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谨守管钥,参与韩信俱征伐。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内。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

【例句】:

唐·李白《猛虎行》:“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唐·高适《自淇涉黄河中作十三首》之12:“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 唐·杜甫《述古三首》其3:“岂唯高祖圣,功自萧曹来。” 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5:“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唐·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休明值尧舜,勋业过萧曹。” 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舐笔和船欺贾马,赞功论道鄙萧曹。” 唐·罗邺《岁仗》:“可怜四海车书共,重见萧曹佐汉才。” 清·吴伟业《功臣庙》:“鹿走三山争楚汉,鸡鸣十庙失萧曹。”


【词语萧曹】   汉语词典:萧曹

猜你喜欢

  • 蛾子时术

    蛾( ㄧˇ yǐ )子:蚂蚁之子,即幼蚁。蛾,“蚁”的古字。术:学习。 幼蚁常向大蚁学习。 后常用以比喻人的勤学。语出《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郑玄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

  • 鞭驱石

    源见“驱石驾沧津”。喻指造桥的神奇技艺。清赵翼《厦门大风观海即事》诗:“安得鞭驱石,排成万里桥。”

  • 康伯

    同“韩康”。唐李贺《感讽五首》之四:“君平久不反,康伯遁国路。”【词语康伯】   汉语大词典:康伯

  • 太公一钓

    同“太公钓”。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驾》:“金鳌上钓,似太公一钓,享国千秋。”

  • 随乡入乡

    亦作“入乡随乡”。原意为到什么地方就遵从那个地方的风俗。也比喻能适应环境,随遇而安。宋代范成大《秋雨快晴静胜堂席上》诗:“天涯节物遮愁眼,且复随乡便入乡。”见“随乡入俗”。《红楼梦》41回:“俗话说,

  • 嫉恶如仇

    亦作“嫉恶若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蔡木龛》:“〔翁〕嫉恶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语必刺入骨。”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

  • 秦晋之缘

    同“秦晋之好”。元乔吉《金钱记》三折:“我与你成就秦 晋之缘何如?”见“秦晋之好”。【词语秦晋之缘】  成语:秦晋之缘汉语大词典:秦晋之缘

  •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三国演义》一〇四回载:三国 蜀军主帅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将姜维等秉其遗命,秘不发丧,缓缓退军。魏军主帅司马懿(字仲达)率军追击,遥见蜀军帅旗,诸葛亮纶巾羽扇端坐车上(实是木人)。懿恐中计,勒马逃回。百

  • 东瑟

    源见“陶缶之勇”。赵在秦东,因称赵王所鼓之瑟为“东瑟”。表示弱国之君受辱。晋卢谌《览古》诗:“西缶终双击,东瑟不只弹。”【词语东瑟】   汉语大词典:东瑟

  • 泽车款段

    源见“跕鸢”。谓甘于坐乘一般的车马,处下位而生活平静。明张佳胤《乌蛮滩》诗:“铜柱功名倘难就,泽车款段任吾之。”【典源】《东观汉记·马援》:“马援击交阯,从容谓官属曰:‘吾从第少游尝哀吾慷慨多大志,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