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芦中托渡

芦中托渡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卷三):春秋时楚国伍子胥逃亡吴国,遭到追捕,“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子胥即止芦之漪。渔父又歌曰:‘日己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浔之津。”

原意是伍子胥藏身芦苇丛中,求渔父渡他过江逃离险境。后因以“芦中托渡”用为靠人帮助脱离危难的典故。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过漂母而寄食,托芦中而渡水。”


猜你喜欢

  • 钻穴逾垣

    同“钻穴逾墙”。《镜花缘》九九回:“也有钻穴逾垣在那里偷窃的,也有杀人放火在那里抢劫的。”见“钻穴逾墙”。【词语钻穴逾垣】  成语:钻穴逾垣汉语大词典:钻穴逾垣

  • 道不拾遗

    谓路有失物,无人拾取。常用来形容民风淳厚。公元前361年,卫鞅自魏逃亡至秦,刚刚即位的秦孝公任命他为相国,封以商地,称为商君。商鞅雷厉风行地推行变法,铁面无私,有罪之人,不管势力多大,也要处罚;有功之

  • 灵辄扶轮

    《左传.宣公二年》:“初,宣子(赵盾)田于首山,舍于翳桑(《吕氏春秋.报更》作“骫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矣,请以遗之。’使

  • 捉月沉江

    参见:捉月仙

  • 日者

    古代占候卜筮的人。《墨子.贵义》:“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史记.日者列传》裴骃集解:“古人占候卜筮,通谓之日者。”司马贞《索隐》:“案名卜筮为日者,以墨所以卜筮占候时日,通名日者故也。”《后汉书.

  • 斗牛光焰

    源见“丰城剑气”。借咏剑以抒报国豪情。宋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词:“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 京洛尘

    《文选》卷二十四晋.陆士衡(机)《为顾彦先赠妇二首》其一:“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晋代文士陆机曾以“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之诗句,描写宦游洛阳京城的情景。后以“京洛尘”或

  • 敞妇蛾眉

    源见“张敞画眉”。形容女子眉毛修饰妩媚。清李渔《朱母方孺人写真索题》诗:“麻姑玉甲随年长,敞妇蛾眉赛月弯。”

  • 峰腹凿字

    唐.郑棨《开天传信记》:“华岳云台观中方之上,有山崛起半甕之状,名曰甕都峰。上(唐明皇)赏望嘉其高回,欲於峰腹大凿开元二字,填以白石,令百余里望见。谏官上言,乃止。”唐明皇看到华山的甕都峰,想在峰腹凿

  • 负薪救火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三国演义》第四三回: “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