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

指韩信率汉军与赵军作战,背靠河水排开阵势,置之死地而后生,决战取胜之战例。后以此典比喻后无退路,只有拼死进战以求生存。汉王刘邦派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兵数万攻打赵国(今河北地区)。赵王歇和主将陈馀,聚集二十万大军于井陉(xíng型)口(今河北井陉县东的井陉山上,称井陉关,又叫土门关),抵挡汉军。韩信就派遣一万人先出发,出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望见这种阵势就大笑起来。天亮以后,韩信摆开大将旗号和仪仗鼓吹,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垒,攻击汉军,激战很长时间。这时,韩信和张耳假败而丢弃旗鼓,逃回河边阵地。河边阵地部队敞开营门放他们进去,又进行激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旗鼓,追赶韩信和张耳。韩信和张耳已进入河边阵地,汉军都拚死作战。韩信派出的两千轻装骑兵乘机占领赵营,拔赵旗而插上汉红旗,赵军已经不能取胜,不能捉住韩信等人,想退回赵营,看到赵营上面都是汉军红旗,大为惊慌,以为汉军把赵王的将领都俘降了,士兵就混乱起来,纷纷逃跑,赵军将领虽然斩杀逃兵,但无法禁止。汉军前后夹攻,大败赵军,俘获大批人马。将领们献完首级和俘虏,都向韩信祝贺,因而问韩信道:“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右边和背后靠山,前面和左边靠水。’这次将军反而叫我们背水列阵,还说:‘打败赵军会餐,’我们都不服。然而竟然胜利了,这是什么战术呢?”韩信说:“这是兵法上有的,只不过诸位没有留心罢了。兵法上不是说:‘困在死地而后苦战得生,处在绝境而后死战得存’吗?况且,我率领的并不是平素受过我训练而听我指挥的将士,这就是所说的‘驱赶着街市平民去打仗’,这种形势非把士兵置于死地,让他们人人自动作战;如果把他们安置在有活路之地方,都会逃跑,怎么还能用他们来作战呢!”将领们都心服地说:“好。将军之谋略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

【出典】: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2616、2617页:“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通“阵”)。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太阳刚露地面),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详(通“佯”,假装)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诸将效(呈献)首虏(首级和俘虏),毕(都)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背向)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通“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例句】:

理由《高山与平原》:“挫折也有两重性。它可以把人置于死地;也可能使人置于死地而后生。他只有背水一战了。” 凌力《星星草》:“捻匪把他们的辎重、土垒、木栅都烧了,还想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呢。”


见“背水之阵”。西门丁《霜叶恨》:“已把庄内青壮之武士全部集中在前庄,以便~,希望能挫挫对方的锐气!”


【词语背水一战】  成语:背水一战汉语词典:背水一战

猜你喜欢

  • 郢中唱

    同“郢中曲”。唐张九龄《九月九日登龙山》诗:“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词语郢中唱】   汉语大词典:郢中唱

  • 经丘寻壑

    谓游览山水。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并列 游览山水,经过山丘和沟壑。语出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多用以写人的旅游经

  • 骑鹤扬州

    同“骑鹤上扬州”。宋吴礼之《风入松.江景》词:“恬然云水无贪吝,笑腰缠,骑鹤扬州。”《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如今骑鹤扬州去,莫问腰缠有几星!”【词语骑鹤扬州】  成语:骑鹤扬州汉语大词典:骑鹤

  • 月令

    《礼记》篇名。郑玄注:“名曰《月令》者,以其记十二月政之所行也。”【词语月令】   汉语大词典:月令

  • 夤缘

    攀附上升,比喻靠趋炎附势来取得官职或地位。《旧唐书.令狐楚牛僧孺传》:“乔松孤立,萝茑夤( ㄧㄣˊ yín 寅)缘,柔附凌云,岂曰能贤!”萝茑:女萝和茑,两种都是藤蔓的寄生植物。【词语夤缘】   

  • 土脉

    《国语.周语上》:“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韦昭注:“脉,理也。”谓土壤开冻松化,生气勃发,如人身脉动。后因以“土脉”泛指土壤。唐韩愈《苦寒》诗:“雪霜顿销释,土脉膏且黏。”【词语土脉】 

  • 相知恨晚

    指窦婴和灌夫相互了解成为知心朋友,深感太迟!后以此典比喻结交朋友感情很好,深感相识太迟。西汉时,窦婴、灌夫都是有功之臣。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叛乱时,窦婴任大将军,平定七国动乱后,窦婴

  • 习家

    同“习家池”。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兴欲倾燕馆,欢终到习家。”【词语习家】   汉语大词典:习家

  • 湘竹

    同“湘妃竹”。唐白居易《江上送客》诗:“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清唐孙华《笔床》诗:“湘竹离离欲作堆,书签砚匣自追陪。”【词语湘竹】   汉语大词典:湘竹

  • 酒胡

    同“酒家胡”。宋刘筠《大酺赋》:“复有俳优旃孟,滑稽淳于,诙谐方朔,调笑酒胡,纵横谑浪,突梯嗫嚅。”【词语酒胡】   汉语大词典:酒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