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耳闻不如目见

耳闻不如目见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载:战国时,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理邺,嘱咐西门豹要亲自调查了解情况,不要轻信传闻。“文侯曰:‘……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贱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西门豹果然没有辜负魏文侯的希望,到邺地后,深入下层,了解民情,把邺治理得很好。后用“耳闻不如目见”指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清末李宝嘉作《文明小史》一五回:“看看新书,看看新闻纸,已经增长不少的知识。但是一件耳闻不如目见,耳闻是假,目见始真。”


【词语耳闻不如目见】  成语:耳闻不如目见汉语词典:耳闻不如目见

猜你喜欢

  • 圯桥诺

    源见“圯桥进履”。指答应在圯桥相会的诺言。清顾炎武《子房》诗:“遂赴赤松要,无负圯桥诺。”

  • 鸣单父琴

    同“鸣琴化治”。唐张说《赠太州刺史杨君神道碑》:“授豳州 三水令,曳尚方之舄,鸣单父之琴,志道不矜其大才,勤政无陋其小邑。”

  •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战国策.秦策》:“司马错论伐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是指在官府中争夺名誉地位,在市场上争夺钱财。后因以“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 掘墓鞭尸

    源见“鞭尸”。谓报仇雪恨。柳亚子《是日适为“三一八”纪念节感赋一首》:“掘墓鞭尸公论在,休将宽纵误慈悲。”【词语掘墓鞭尸】  成语:掘墓鞭尸汉语大词典:掘墓鞭尸

  • 无弦

    同“无弦琴”。唐李白《赠崔秋浦》诗之二:“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

  • 惊人一鸣

    同“一鸣惊人”。宋曾巩《李氏索风堂》诗:“抱璞已三献,惊人当一鸣。”

  • 海不波溢

    汉.伏胜《尚书大传》载:相传周成王时,周公(注:名旦)摄政,越裳国重译来献白雉(越裳,古代南海国名。重译,辗转翻译),其使臣言:“吾受命国之黄发曰: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不波溢,三年于兹矣。意者中

  • 玉楼受召

    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后因以“玉楼受召”为文士早死之典。清周亮工《古香堂诗序》

  • 人之水镜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统)为凤雏,司马德操(徽)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世说新语.赏誉》:“卫伯玉(瓘)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命

  • 于何闻过

    参见:吾过何由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