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织锦回文

织锦回文

晋书.窦滔妻苏氏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唐.武则天《璇玑图序》所叙述的故事情节与此迥然不同。宋.阮阅《诗话总龟》卷四十一录引《侍儿小名录》载《璇玑图序》云:“前秦安南将军窦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妻苏〔蕙〕知之,求而获焉,苦加挞辱。滔深恨之。阳台又专伺苏之短,谗毁交至,滔益忿。苏氏年二十一,滔镇襄阳,与阳台之任,绝苏氏之音问。苏悔恨自伤,因织锦回文,题诗二百馀首,计八百馀字,纵横反覆,皆为文章,名曰‘璇玑图’。遣苍头(古代私家所属的奴仆,旧时也多用指仆隶)赍(带着)至襄阳。滔览锦字,感其绝妙,因送阳台之关中,而具车从迎苏氏,恩好为重。”

前秦.窦滔在远地做官,他的妻子苏蕙因怀念丈夫,便织锦为回文诗寄赠给他,婉转迴环而读,共八百四十字,成诗数千首。

据说“璇玑图”纵横八寸,五色杂布,别以三、五、七言,回环诵读成诗,远不止二百首。宋元间,僧人起宗,刻意推求,得三、四、五、六、七言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分为七图。明康万民增立一图,增读其诗四千二百零六首,合起宗所读,共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见《四库提要.别集》一《璇玑图读诗法》)。郭沫若为此有专论。

后世诗文戏曲中,常以“织锦回文”的典故,寄寓女子怀念丈夫或情人的情怀。

唐皇甫冉《春思》:“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李频《古意》:“虽非窦滔妇,锦字已成章。”赵嘏《织锦窦家妻》诗:“锦字行行苦,罗帏日日啼。”罗邺《征人》诗:“锦字莫辞连夜织,塞鸿长是到春归。”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鹊踏枝〕:“吟得句儿匀,念得字儿真,咏月新诗,煞强似织锦回文。谁肯把针儿将线引,向东邻通个殷勤。”


偏正 用五色丝织成的回文诗。也称“璇玑图”。借指妻子书信。也用以赞扬女子才思绝妙。语本《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苏蕙)所作回文诗,系以八百四十一字,排成纵横各为二十九字的方图,回环反复读起来,可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元·王实甫《西厢记》2本1折:“吟得句儿匀,念得字儿真,咏月新词,煞强似~。”△褒义。多用于称赞美文方面。也作“回文织锦”。


【词语织锦回文】  成语:织锦回文汉语词典:织锦回文

猜你喜欢

  • 出淤泥而不染

    淤泥:污泥。 出于污泥而不为污泥所染。 形容莲花的生态。比喻君子不为世俗所染污。语出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儿女英雄传》二五回:“其实信得她这朵妙法莲花出

  • 弄玉吹箫

    同“弄玉乘鸾”。宋吴泳《清平乐.寿吴毅夫》词:“峨冠蝉尾翛翛,整衣鹤骨彯彯。闻道彩云深处,新添弄玉吹箫。”此借指吴毅夫的新宠。【典源】 汉·刘向 《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

  • 饭成糜

    《世说新语.夙惠》:“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音bì,盖在蒸饭器底的竹席,可以防漏落),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蒸饭)?元方、季方长跪曰:‘大

  • 展骥足

    《三国志.蜀.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注:治中、别驾为州刺史的助理官),始当展其

  • 攀尾柱

    源见“尾生抱柱”。指守信义。谢无量《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诗:“义皆攀尾柱,泣为下苏坑。”【词语攀尾柱】   汉语大词典:攀尾柱

  • 作俑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本谓制作用于殉葬的偶像,后因称创始、首开先例为“作俑”。宋苏轼《上文侍中论榷盐书》:“且祸莫大于作始,作俑之渐,至于用人。”鲁

  • 渭水封侯

    源见“渭滨垂钓”。谓隐士出山建功立业。明冯惟敏《粉蝶儿.五岳游囊杂咏》曲:“也不羡严陵贵友,也不羡渭水封侯。”

  • 崔琰清议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魏国初建,拜尚书……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曰:“琰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魏代初载,委受铨衡,总齐清议,十有余年。文武

  • 白麟现

    《汉书.孝武帝纪》:“汉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唐.颜师古注:“麟,麋身,牛尾,马足,黄色,圜蹄,一角,角端有肉。”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冬十月,获白麟。古

  • 生刍奠

    同“生刍致祭”。宋杨万里《四十九祖母朱氏挽词》:“眼底生刍奠,身前泛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