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授予子之粲兮。……缁衣之蔗兮,敝、予又改为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序》:“缁衣,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
源见“雪夜鸣鹅”。指破敌立功之事。宋李曾伯《贺新郎.再和薛制参赋雪韵》词:“休说鹅池平蔡事,庆新年,一稔欢相语。”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晋荀瑶(即智襄子)帅师伐郑,次(军队次宿)于桐丘(今河南扶沟县西二十里)。郑驷弘请救于齐……中行文子(即荀寅,又称荀文子,此时正在齐国)告成子(即陈成子,名恒)曰:‘有自晋师
参见:折桂
同“济胜之具”。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钓台、西台,两峰并峙,高出层霄,余无济胜具,不克登其巅。”【词语济胜具】 汉语大词典:济胜具
源见“曾参杀人”。谓流言再三,混淆视听,使枉为实。唐钱起《送李明府去官》诗:“谤言三至后,直道叹何如。”
衣襟上还留有在杭州饮酒的痕迹。 表示对往事的怀念。语出唐.白居易《故衫》:“闇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惟我的颓唐相,是‘十
意思是情况不妙,别无良策,唯有一走了事。《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仓卒东起,朝廷震惧。东昏侯在东宫议欲叛,使人上屋望,见征虏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有告敬则者,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同“从长计议”。《水浒传》六八回:“待救兵到来,从长商议。”《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须与郎从长商议一个计策便好。”见“从长计议”。《初刻拍案惊奇》卷22:“须与郎~一个计策便好。”【词语从长商议】
源见“射潮”。称扬与灾害英勇斗争。清 黄鷟来《赠翁萝轩学使》诗:“遥空紫气正锦缘,弩射钱塘旭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