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精卫,神话中的鸟名。精卫填海,比喻按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在山西发鸠山上,有许多桑树。有一种鸟,样子象乌鸦。头上有花纹,嘴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叫作精卫,经常鸣叫。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泳,被水淹死,变成了精卫鸟。所以它常从西山上衔来木头石块,填于东海之中。

【出典】:

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谈。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例句】:

西晋·左思《吴都赋》:“精卫衔石而遇缴,文鳐夜飞而触轮。” 东晋·陶潜《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主谓 精卫鸟衔石子树枝填东海的典故。比喻人不畏困难,矢志不移,坚持不懈。语本《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清·黄垍《短歌行》:“~,愚公移山,为之在人,成之在天。”△褒义。多用于指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愚公移山 夸父追日↔有始无终 虎头蛇尾 浅尝辄止。 也作“精禽填海”。


【典源】 《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a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 (yin) 于东海。”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东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誓鸟,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

【今译】 据《山海经》,发鸠之山上有一种鸟,形状像乌,头有花纹,白嘴红爪,名叫精卫,叫声自己呼自己名。这是炎帝的少女女娃变成的。女娃去东海游玩,不幸淹死在海里,魂魄化为精卫,她发誓要将东海填平,天天衔了西山的木石扔到东海里。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心怀冤愤,立志奋斗、复仇。或反其意,指虽有壮志,但其志难酬。

【典形】 碧海干、沧海鸟、帝女灵、帝子衔冤、含石、魂化精卫、精卫恨、精卫填海、精卫衔木、口衔山石、禽填海、塞海、投石填海、填海、填海精卫、衔木、衔木鸟、衔石、衔土怨、冤禽、精卫衔薪、精卫衔芦、精卫衔石、衔石冤禽、帝女衔石、沉冤鸟口、石填大海、女娃东海、精卫怨、精卫苦、填瀚海、填海心、填沧海、禽海填、衔木石、费木石、帝女填、心平海、化精卫。

【示例】

〔碧海干〕 元·张昱《感事》:“杞人惟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沧海鸟〕 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拟填沧海鸟,敢竞太阳萤。”

〔帝女灵〕 南朝梁·江淹《潘黄门述哀》:“我惭北海术,尔无帝女灵。”

〔帝子衔冤〕 宋·王安石《精卫》:“帝子衔冤久未平,区区微意欲何成。”

〔含石〕 唐·罗隐《子规》:“一种有冤无可报,不如含石叠沧溟。”

〔魂化精卫〕 宋·韩希孟 《书衣帛诗》:“愿魂化精卫,填海使成岭。”

〔精卫填海〕 清·叶世佺《谒刘公祠》:“精卫劳填海,娲皇莫补天。”

〔精卫衔木〕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精卫衔木而偿冤,女尸化草而成媚。”

〔口衔山石〕 唐·韩愈《学诸进士作精怀衔石》:“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禽填海〕 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塞海〕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岂冤禽之能塞海,非愚叟之可移山。”

〔投石填海〕 唐·韦应物《难言》:“掬土移山望山尽,投石填海望海满。”

〔填海〕 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七:“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填海精卫〕 清·黄景仁《黄山寻益然和尚塔》:“填海有精卫,负陆无巨鳌。”

〔衔木鸟〕 唐·陶翰《送金卿归新罗》:“拂波衔木鸟,偶宿泣珠人。”

〔衔石〕 南朝梁·刘孝威《公无渡河》:“衔石伤寡心,崩城掩孀袂。”

〔衔土怨〕 清·王夫之《寄题先兄祠屋》:“沧海能消衔土怨,沃州不待买山钱。”

〔冤禽〕 清·黄景仁《汪孝廉双节母诗》:“冤禽日衔南山石,深深海水填不得。”


【词语精卫填海】  成语:精卫填海汉语词典:精卫填海

猜你喜欢

  • 学深二酉

    源见“书通二酉”。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清毛奇龄《金匮仙人歌赠陈子太士》:“学深二酉通九渊,梦随鸿术游钧天。”

  • 莫名其器

    《晋书.王戎传》:“戎有人伦鉴识,尝目山涛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又《世说新语.识鉴》:“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璞玉浑金,指未经琢磨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用以比

  • 乃眷西顾

    乃:于是。眷:回头看。西顾:指注意西方的周朝。 于是掉头注视西方。 后泛指国君对某方事物的关注。语出《诗.大雅.皇矣》:“乃眷西顾,此维与宅。”汉.班固《西都赋》:“天人合应,以发皇明,乃眷西顾,

  • 禹汤

    《礼记.礼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东汉.郑玄注:“能用礼义以成治也。”禹,大禹;汤,成汤,两人都为上古时的贤明有道君王,后遂用为赞美明主之典。唐.魏知古《从猎渭川献诗》:“得

  • 屦贱踊贵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又“公笑曰(公,齐景公):‘子(晏婴)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

  • 拂衣归去

    同“拂衣”。元刘从益《送仪提点西归》诗:“自断平生不问天,拂衣归去任吾年。”

  • 块然独处

    块然:孤独的样子。处( ㄔㄨˇ chǔ )居住,止息。 意谓离群索居。有时表示孤傲不谐流俗。有时表示政治上失意。寂寞无聊。语出《淮南子.原道训》:“卓然独立,块然独处。”《史记.滑稽列传》:“今世

  • 王家

    《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东晋琅邪王家人才辈出,其中王导从子王羲之为著名书法家。羲之生七子,有五人知名,如王徽之、王献之等。王家,指东晋琅邪王世家族,为世代旺族,人才辈出。特别是王羲之父子,广有才名。后

  • 非熊梦

    同“非熊兆”。元 徐再思《普天福.雪滩晚钓》曲:“待遇当年非熊梦,古溪边老了渔翁。”【词语非熊梦】   汉语大词典:非熊梦

  • 书扇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又尝在蕺山(蕺,音jí,地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北)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怨怒)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因为右军将军,故称)书,以求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