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笑中有刀

笑中有刀

表面温柔恭顺而内心阴险毒辣。出自唐人对李义府的评价。李义府(614-666年),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唐太宗时曾任监察御史、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等职。高宗即位后任中书舍人。因积极赞助武则天为皇后,升任宰相。其人外表十分温柔恭顺,与人言谈必带笑容,但实际上却阴险刻毒。凡有与自己意见不同者,便想方设法加以陷害。因此当时人说他是“笑中有刀”,或“笑里藏刀”。又以其柔而害物,称之为“李猫”或“人猫”。龙朔三年(663年)其罪行被揭发,流至巂(xī西)州。乾封元年(666年)死。

【出典】:

旧唐书》卷82《李义府传》2766-2767页:“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例句】:

唐·白居易《无可度》:“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宋·陆游《十月四日夜记梦》:“森然义府刀,谁为叔度陂?” 宋·陆游《六言》之四:“勿倚新知可乐,笑中白刃如霜。” 元·关汉卿《张鼎智勘魔合罗》:“不承望笑里藏刀,眼见是丧荒郊。”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19回:“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 清·天花藏主人《玉支玑》20回:“正是:小人灾祸暗中挑,灾祸挑成只一逃,背地说人言带剑,当前依旧笑藏刀。”


见“笑里藏刀”。唐·白居易《天可度》:“看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潜杀人。”


【典源】 《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新唐书·李义府传》亦载。

【今译】 唐高宗时权臣李义府外貌谦恭温和,与别人交谈都是笑嘻嘻的,但内心狭隘阴险。他掌握朝政后,想要别人依附他,凡稍有不顺意的,都加以倾陷。当时人称李义府笑中有刀。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外貌和善,内心阴险毒狠。

【典形】 笑里藏刀、笑中白刃、笑中有刀、笑中有义府、义府刀、笑里刀。

【示例】

〔笑里藏刀〕 元·孟汉卿《张鼎智勘魔合罗》:“不承望笑里藏刀,眼见是丧荒郊。”

〔笑中白刃〕 宋·陆游《六言》之四:“勿倚新知可乐,笑中白刃如霜。”

〔笑中有刀〕 唐·白居易 《无可度》:“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笑中有义府〕 宋·范成大《题请息斋六言》之三:“笑中恐有义府,泣里难防叔鱼。”

〔义府刀〕 宋·陆游《十月四日夜记梦》:“森然义府刀,谁为叔度陂?”


【词语笑中有刀】  成语:笑中有刀汉语词典:笑中有刀

猜你喜欢

  • 功成名立

    见“功成名遂”。《晋书·周访传》:“西晋仰其威风,中兴推名将,~,不亦美乎?”【词语功成名立】  成语:功成名立汉语大词典:功成名立

  • 岂不毅然大丈夫哉

    毅然:刚强的样子。 难道不是果敢的大丈夫吗? 用反诘的语气称颂人有大丈夫气度。语出宋.苏轼《范增论》:“为增计者,力能诛(项)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明.金寔《送职方郎中王君赴

  • 王粲复棋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棋局子乱),粲为覆(与复同,恢复)之。棋者不信,以帊(音pā

  • 皱恒河

    源见“观河皱面”。喻人生易老。明袁宏道《述怀》诗:“寐来趋夜壑,老去皱恒河。”

  • 轮奂

    《礼记.檀公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东汉.郑玄注:“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轮奂”的意思是高大众多。春秋时张老曾称赞晋文子的新房高大而众多。后遂以

  • 多歧亡羊

    源见“歧路亡羊”。喻泛而不专,终无所成。明胡应麟《诗薮内编.近体下》:“中唐绝如刘长卿、韩翃、李益、刘禹锡,尚多可讽咏。晚唐则李义山、温庭筠、杜牧、许浑、郑谷,然途轨纷出,渐入宋 元,多歧亡羊,信哉!

  • 耐辱居士

    《新唐书》卷一九四《司空图传》:“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自目为耐辱居士。”唐.司空图隐居中条山,自号耐辱居士。因用为咏隐士之典。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九《晓出东城马上作》诗:“耐辱

  • 改絃更张

    琴瑟声音不协调,必须换掉旧絃重装新絃,比喻变更旧的方针、政策或办法。《汉书.董仲舒传》:“窃比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更:变换。张:给乐器上絃

  • 同王霸

    源见“王霸惭”。指守志安贫。清 张蘩《戏为外子拨闷》诗:“儿顽应笑同王霸,婢钝何须学郑玄?”

  • 韲臼

    调和诸味的石臼,为“辞”字的隐语。《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帝与杨修一起过曹娥碑下,见碑背上题黄绢幼妇外孙韲臼八字。杨修解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