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窥宋

窥宋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邻女登墙“窥宋”是宋玉假托之词,与登徒子好色作为对比:登徒子好色,其妻丑陋,而登徒子犹爱之不舍;宋玉自言不好色,即使东邻美女偷看他三年,宋仍无动于心。后以“窥宋”为女子爱慕追求男子的典故。

唐女道士鱼玄机《寄李亿员外》诗:“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女子思慕,有意于男子谓之 “窥宋”。

“宋”为一姓,为什么说 “窥宋”而不是窥 “刘”、窥 “王”呢?

原来,这里的 “宋”指战国时期的一个文人宋玉,他写过一篇《登徒子好色赋》,说是天下的佳丽都美不过他东邻的那位女子: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总之,那女子的一切都恰到好处。如果嫣然一笑,则令人魂牵梦绕,情不可禁。可是,如此美女,却登墙窥看了他三年时间,至今还未嫁人。

这篇赋文很有名,流传至今。由于此文写了如上之事,后世遂以“窥宋”表示女悦于男之意。赋文写的是登徒子好色,因此好色男子的代语便是 “登徒子”。女性有意于男性,汉语尚无一个俗成的词语来表达,“窥宋”一语可算是比较接近实质的女子思慕男子的语典。《诗经》里,女子的怀春之思是以早晨未食而有饥意作比来表达的:“未见君子,惄 ( nì) 如调饥。”传: “惄,饥意也。调,朝 ( zhāo)也。”笺: “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思食。”( 《周南·汝坟》) 至于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王风·采葛》) ,亦是一种比喻之辞,则指男女双方之思慕、眷恋而言。

窥宋”一作 “窥玉”。《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邻女乍荫窥玉意,文君早乱听琴心。”即用其典。


【词语窥宋】   汉语词典:窥宋

猜你喜欢

  • 马革尸收

    同“马革裹尸”。清李渔《风筝误.请兵》:“拚一个马革尸收,还只怕乱军中狐死难丘首。”

  • 陶径

    同“陶潜三径”。明李东阳《题徐氏合晖堂》诗:“陶径松菊今古在,米船书画往来通。”【词语陶径】   汉语大词典:陶径

  • 斩蛇起义

    源见“赤帝子”。喻刘邦起事推翻暴秦。《水浒传》五九回:“三日之内,早望见那座山,乃是昔日汉高祖斩蛇起义之处。”

  • 倒戟

    《左传.宣公二年》:“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晋.赵盾曾以肉和其他食物赠一饿汉。后来在一次晋灵公谋害赵盾时,有一军士倒

  • 貌如妇人

    《史记.留侯世家》:“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汉张良封

  • 莼鲈兴

    同“莼鲈引兴”。元张可久《朝天子.野景亭》曲:“水面风生,听渔歌三四声。小亭,野景,动着我莼鲈兴。”

  • 银字

    唐白居易《南园试小乐》诗:“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古代笙笛类乐器上用银作字,以表示音调的高低。因以“银字”代指笙笛等乐器。宋毛滂《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词:“银字歇,玉杯

  • 轩辕梦

    同“华胥”。唐杨凝《送别》诗:“吴会家移遍,轩辕梦去稀。”

  • 凤实

    源见“凤鸣朝阳”。指竹实。唐刘长卿《同郭参谋咏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开花成凤实,嫩笋长鱼竿。”【词语凤实】   汉语大词典:凤实

  • 刻烛吟

    源见“刻烛催诗”。指比试作诗。清查慎行《合肥大司马李公席上听扬老弹琴》诗:“卧游堂北夜愔愔,及记年时刻烛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