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秋毫无犯

秋毫无犯

秋毫:秋天鸟兽新长出极细微绒毛,比喻微小事物。此典指韩信称赞刘邦率军西进,一路上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百姓利益。后以此典比喻军队纪律严明;又比喻为人清正廉洁。在萧何再三推荐下,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刘邦便问计于韩信。韩信分析了楚项羽、汉刘邦双方之形势,指出:项羽不仅性情暴躁、眼光短浅、用人不能放手;而且,对军队不能约束。项羽军队所到之处,老百姓受到极大摧残和损害,百姓因此十分不满。项羽表面看来很强大,实际上很容易打败。自从汉王您进入武关(今陕西商南县东南丹江上,古代通往关中的重要关口),没有丝毫侵犯百姓利益,废除秦朝苛刻法令,与秦地百姓立约,颁布了三条法令,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称王的。此典又作“秋毫不犯”。

【出典】: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2612页:“大王之入武关,秋豪(通“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彭首破荆门,长驱武阳,持军整肃,秋毫无犯。”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2折:“老夫一生公正廉直,与人秋毫无犯。”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2回:“我与民秋毫无犯,哪得财物与他?”


主谓 秋毫,动物在秋天所新换的绒毛。非常微小的东西都不侵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对老百姓毫不骚扰、侵犯。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褒义。用于形容正义军队。↔烧杀抢掠 洗劫一空 鸡犬不留。也作“秋毫不犯”。


一丝一毫都不侵犯谓之 “秋毫无犯”,喻军纪严明。当年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即可谓 “秋毫无犯”。一针一线都是小而贱之物,“秋毫”犹此。

“毫”谓细毛,人体上即有无数 “毫毛”。

为什么说 “秋毫”呢?

“秋毫”指鸟兽在秋季新长出来的细毛。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朱熹 《四书集注》: “毛至秋而末锐,小而难见也。”言毫末纤小,不易察见。 “秋毫之末”比喻极为纤小之物。“明察秋毫”则谓能洞察一切,目光敏锐,观察入微。

因此,“秋毫”引申为纤小、细微之义,比喻一针一线等小而贱之物,所以 “秋毫无犯”即谓一丝一毫、一点一滴都不侵犯,比喻严明的军纪。

“沛公入关,秋毫无犯”( 《汉书·高帝纪》) ,是因为刘邦采纳了韩信的忠谏,与百姓 “约法三章”、 “秋毫无犯”( 《史记·淮阴侯列传》) 。


【词语秋毫无犯】  成语:秋毫无犯汉语词典:秋毫无犯

猜你喜欢

  •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同“卧榻之侧,岂容鼾睡”。《野叟曝言》一四五回:“细按图册,贼已在我掌中,百日之说,犹谦辞耳。昔人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养痈致患’,猝然一发,势若燎原矣。”【词语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 醉酒高阳

    源见“山公醉酒”。指纵饮醉酒。明王逢《忆旧游》诗之一:“醉酒高阳里,题诗左氏庄。”

  • 买犊卖刀

    同“买牛卖剑”。明张居正《答广中督抚》:“不用斗粟片甲,而使积年逋寇,皆束手归降,买犊卖刀之化,不足以媲美矣。”见“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明·张居正《答广中督抚》:“不用斗粟片甲,而使积年逋寇,皆束手

  • 吹暖律

    同“邹衍吹律”。清蒲松龄《代王玉斧呈宋观察》诗:“仁人行步吹暖律,澹灾洒沈救天殃。”

  • 带索荣

    源见“荣公三乐”。喻指清贫自乐的隐士。宋苏轼《和陶九日闲居》:“长歌振履商,起舞带索荣。”

  • 长卿慕蔺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字长卿,少好读书、击剑,父母为他取名犬子。后来他倾慕战国时赵国名臣蔺相如的功业与为人,自改名为相如。后遂以“长卿慕蔺”为倾慕名贤的典实。唐魏万《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 铺莲慢踏

    连动 铺着莲花慢慢踏行。比喻美女步态佳美。语本《南史·废帝东昏侯本纪》:“东昏侯令人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清·洪昇《长生殿》5出:“不似人间赏,要~,比燕轻扬。”△

  • 肘后医方

    同“肘后方”。唐严武《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诗:“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

  • 言之成理

    谓说话有其自身的逻辑和道理。《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主谓 话说得有道理。《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足以欺惑愚众。”△多用于表

  • 遏云曲

    同“留云歌”。清李渔《连城璧.谭楚玉戏里传情》:“至于遏云之曲,绕梁之音,一发是他长技,不消说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