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目迷五色

目迷五色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贞元中,李缪公先榜落矣。先是出试,杨员外于陵省宿归第,遇程于省司,询之所试。程探靿(注:勒,音yào,靴筒)中得赋稿示之,其破题曰:‘德动天鉴,祥开日华。’于陵览之,谓程曰:‘公今年须作状元。’翌日,杂文(唐时称应试的文章为杂文)无名。于陵深不平,乃于故策子末缮写,而斥其名氏,携之以诣主文,从容绐(音dài,欺骗,此指故意假说)之曰:‘侍郎今者所试赋,奈何用旧题?’主文辞以非也。于陵曰:‘不只题目向有人赋次(次,及),韵脚亦同。’主文大惊。于陵乃出程赋示之。主文赏叹不已。……于是请擢为状元。”

唐人李程应试作《目五色赋》,主考官不辨其才,遂落榜。后经杨于陵推荐,始补擢登科。后用为咏主考官眼力不济,不识真才之典。

宋.苏轼《分类东坡诗》卷二十一《送李元叔》:“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目五色。”


主谓 五色,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借指色彩缤纷,形容被错综复杂的现象所迷惑,辨不清事物的本质。语本《老子》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吴晗《论打手政治》:“叫人民~,搞不清真假、辨不明是非。”[例]他夫妻俩~,双双都吸毒。△多用于表示事物的状况。→五光十色 五色目迷 眼花缭乱 ↔了了可见 漆黑一团


【词语目迷五色】  成语:目迷五色汉语词典:目迷五色

猜你喜欢

  • 衣锦之荣

    衣锦还乡的荣耀。详见“衣锦还乡”条。偏正 谓显贵后荣归故乡。宋欧阳修《昼锦堂记》:“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也。”△褒义。用于得志后回归故里。→衣锦还乡 衣锦荣归 白日衣绣 衣绣昼行 ↔衣绣

  • 阿鹜嫁

    《三国志.魏书.朱建平传》:“初,颍川荀攸、钟繇相与亲善。攸先亡,子幼。繇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与人书曰:‘吾与公达曾共使朱建平相,建平曰:“荀君虽少,然当以后事付钟君。吾时啁之曰:“唯当嫁卿阿骛耳。

  • 灵光鲁

    同“鲁灵光殿”。元王逢《题马洲书院》诗:“蝌斗秦皆废,灵光 鲁独存。”

  • 吴公守

    《汉书.贾谊传》:“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汉文帝时,河南太守吴公,其郡治理太平为天下第一,文帝征以为廷尉。吴公曾荐贾谊,文帝召为博士。后用为咏郡

  • 董脐

    同“董卓脐”。沈砺《读史漫成》诗之八:“磔石销朱骨,焚膏烛董脐。”

  • 墙东避世

    源见“墙东”。指隐居。清宋琬《王酉山之闽》诗:“墙东避世王君公,短笠长竿傍沧海。”

  • 太岁头上动土

    汉.王充《论衡.难岁》引《移徙法》:“徙抵太岁(注: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星名,与木星相应,又称岁阴或太阴)凶。”旧时方士以太岁所在的方位为凶方,有忌兴土木建筑或迁徙房屋等迷信说法。否则,就会遭到灾难。后

  • 沿袭

    《礼记.乐记》:“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后以“沿袭”谓照旧例行事。《陈书.沈文阿传》:“若此数事,未闻于古,后相沿袭,至梁行之。”【词语沿袭】   汉语大词典:沿袭

  • 梁坏山颓

    同“梁岳颓峻”。唐黄滔《祭崔补阙》:“芝焚兰爇,梁坏山颓,虽人生之有定期,实土德之为不幸。”【词语梁坏山颓】  成语:梁坏山颓

  • 韦郎

    源见“玉箫旧约”。泛指情郎。清庄棫《蝶恋花》词:“百丈游丝牵别院,行到门前,忽见韦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