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目论

目论

指齐国使者向越王无强说:君王知人之失而不知己过,这如见人毫毛而不见自己眼毛,这就叫““目论”。此典比喻见识肤浅;或见识错误,酿成大错。越王句(gōu勾)践后第七代越王无强起兵北伐齐国,西战楚国,与中原各国争强斗胜。齐威王就派使者去游说越王无强,齐使者分析了当时各国的形势后说:“如今君王知道晋国的失算,却不知道越国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所谓的‘眼目’之论了”。由于越王无强见识错误,兴兵去讨伐楚国,反被楚威王出兵打败,杀了越王无强,越国从此分崩离析了,各族子争夺继承权,分散在江南沿海一带,他们投降楚国,向楚国朝贡。后以此典又作“目不见睫”。

【出典】:

史记》卷41《越王句践世家》1748、1750页:“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索隐》:“言越王知晋之失,不自觉越之过,犹人眼能见豪毛而自不见其睫,故谓之‘目论’也。”

【例句】:

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文选·王简栖〈头陀寺碑文〉》:“穿凿异端者,以违方为得一;顺非辩伪者,比微言于目论。” 宋·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远求而近遗,如目不见睫。”


【词语目论】   汉语词典:目论

猜你喜欢

  • 临江节士

    《汉书.艺文志》:“《临川王及愁思节士诗歌》四篇。”《乐府诗集》卷八十四南朝.齐.陆厥《临江王节士歌》:“节士慷慨发冲冠,弯弓挂若木,长剑竦云端。”南朝.齐.陆厥据汉诗《临江王及愁思节士歌诗》咏吟节士

  • 龙伯钓鳌

    《列子.汤问》:“〔勃海之东有五山〕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愚彊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龙

  • 柳絮之才

    又作“咏雪之慧”、“柳絮才高”。赞许有卓越文才的人,多用于称赞女子。谢道韫,王凝之的妻子,聪明有才识。一次,家中人都聚集在一起,不大一会儿突然下起雪来。她的叔父谢安便问:“这雪象什么呢?”谢安的侄儿谢

  • 大夫枝

    同“大夫松”。唐李峤《松》诗:“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词语大夫枝】   汉语大词典:大夫枝

  • 和随

    同“和隋”。秦李斯《上书秦始皇》:“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和 随之宝。”宋叶適《祭陈同甫文》:“镌嗟无勇,和 随有罪。”【词语和随】   汉语大词典:和随

  • 调饪

    同“调羹”。《旧唐书.陆贽传论》:“贽居珥笔之列,调饪之地,欲以片心除众弊,独手遏群邪。”【词语调饪】   汉语大词典:调饪

  • 千岁一时

    一千年才遇上一次,形容机会极为难得。《晋书.慕容云载记》:“公自高氏名家,何能为他养子!机运难邀,千岁一时,公焉得辞也!”亦作“千载一时”。唐代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当此之际,所谓千载一时,不可逢

  • 御手调羹

    唐.李阳冰《李太白诗序》:“天宝中(天宝,唐玄宗年号),皇祖下诏,征就金马(此以金马门指代官署),降辇步迎,如见绮皓(此以汉商山四皓作比)。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新唐书.李白传》:“天宝初

  • 风行水上

    风在水上运行。 比喻文章自然流畅。语出《易.涣》:“象曰:风行水上,涣。”明.王世贞《归太仆赞》:“风行水上,涣为文章。”明.李贽《焚书.杂述.杂说》:“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清.刘

  • 七贵五侯

    源见“七贵”、“五侯”。泛指权贵显宦。清 丘逢甲《岁暮杂感》诗:“七贵五侯金穴富,白山黑水铁车忙。”【词语七贵五侯】  成语:七贵五侯汉语大词典:七贵五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