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面书生

白面书生

指年轻识浅,只会读书本而无实际经验的文弱书生。有时也泛指面容清秀的读书人。沈庆之(386-465年)南朝宋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字弘先,少时勇闻乡里,文帝、孝武帝时,多次镇压汉沔群蛮,削平统治集团内部的叛乱,官至太尉,封始兴郡公,后为前废帝所杀。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文帝刘义隆欲北向伐魏,沈庆之上书劝阻,不听,沈庆之再三固陈不可。当时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都在场,文帝便让他们反驳他。沈庆之说:“治国就像理家,农耕之事应当问农奴,纺织之事应当请教女婢。陛下如今打算讨伐别国,却和这些白面书生商量,怎么能成功呢。”

【出典】:

宋书》卷77《沈庆之传》1998、1999页:“其年,太祖将北讨,……庆之又固陈不可。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并在坐,上使湛之等难庆之,庆之曰:‘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上大笑。”

【例句】:

明·徐复祚《投梭记·忠告》:“却是白面书生,恐其不谙韬略不谙兵。”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二出:“雪儿呵,偏则把白面书生奚落。”


偏正 原指年轻体弱的读书人。比喻缺乏经验或不懂事理的少年书生。唐晓玲《单教楼里的皮尔·卡丹们》:“还是当你的~郎吧。”△贬义。用于讥讽人。→白面儒冠 白面儒生 白面书郎↔赳赳武夫 一介武夫


【词语白面书生】  成语:白面书生汉语词典:白面书生

猜你喜欢

  • 郭最非雄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齐庄公期,指殖绰、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州绰曰:‘君以为雄,谁敢不雄?然臣不敏,平阴之役,先二子鸣。’”晋.杜预注:“十八年,晋伐齐,及平阴。州绰获殖绰、郭最。故自比于鸡

  • 羯鼓彻明催

    同“羯鼓催春雷”。明唐寅《落花诗》:“忍唱《骊歌》送春去,悔教羯鼓彻明催。”

  • 天山三箭定

    同“天山三箭取”。清 丘逢甲《拟杜诸将五首用原韵》之三:“未许天山三箭定,空闻函谷一丸封。”

  • 窥窬分毫

    《初学记》卷二四引晋 成粲《平乐市赋》:“目语额瞬,动頞塞鼻。谈智于尺寸之间,窥窬於分毫之际。”后用为商贾自谦之词。谓谋求小利。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商贾》:“作商而归,谢人曰窥窬分毫耳。”陈玩直解:

  • 羊公石

    同“羊公碑”。明吴廷翰《送叶道亨擢襄阳别驾》诗:“何如寂寞羊公石,千载犹如堕泪时。”【词语羊公石】   汉语大词典:羊公石

  • 道有五丁凿

    源见“五丁开道”。咏力士改造山川的壮举。元柳贯《袁伯长侍讲同赴北都》诗:“腰无两鞬属,道有五丁凿。”

  • 粉身碎骨

    极言酷烈的死。《红楼梦》第三十回:“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没事,若要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亦作“粉骨碎身”

  • 脱骖

    《礼记.檀弓上》:“孔子之卫,遇旧馆人(管理客馆、接待宾客的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说骖而赙之(说,音tūo,通脱,解下。骖,音cān,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赙,音fù,以财物助人办丧事)。”公

  • 兰亭

    同“兰亭会”。唐王勃《滕王阁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亦指《兰亭帖》。唐李商隐《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诗:“不因醉本《兰亭》在,兼忘当年旧永和。”宋陆游《太平时》词:“临罢《

  • 鹤归华顶

    同“鹤归华表”。唐喻凫《赠张?处士》诗:“许鹤归华顶,期僧过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