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从心所欲”。宋刘克庄《戊午元日》诗:“再加孔子从心岁,三倍周郎破贼年。”
《老子》第二十章:“绝学无忧。”《老子》有“绝学无忧”语,阐明无为的宗旨。后遂用为老子之代称。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一:“或师绝学贤,不以艺自挽。”
源见“潘安秋兴”。又潘岳《秋兴赋》有“登山怀远而悼近”之句,后因以“潘岳登山”为咏秋感怀的典故。唐 王初《书秋》诗:“潘岳登山魂易断,楚歌遗佩怨何穷!”
见“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委蜕部》:“项籍之瞳,不如左丘之眇;啬夫之口,不如咎繇之喑……语曰:‘~。’此言形神之异也。”
同“歌五袴”。宋刘辰翁《瑞鹤仙.寿翁丹山》词:“太平易作。听父老,歌襦袴。”宋 平江妓《贺新郎.送太守》:“怕宣郎、旌旗轻转,易歌襦袴。”
源见“集腋成裘”。比喻聚集零散的财物。清黄辅辰《戴经堂日钞.九月十四日》:“本年二月,同官纷纷出都,市井萧索,称贷无门。幸京外旧友集腋谋分发,方具呈户部,而官绅捐输之命下矣。”【词语集腋】 汉语大
千里江南,听不尽莺歌燕语,看不完柳绿花红。 形容风光旖旎、景象繁华。语出唐.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赖朝树《闻鸡起舞》(《光明日报》1993年1月22日):“万众一心
见〔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同“八叉手”。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张锡〕天资俊拔,下笔成文,诚八叉七步之才也。”【词语八叉】 汉语大词典:八叉
源见“烹小鲜”。谓从小地方锻炼治政才能。唐李颀《赠别穆元林》诗:“彼乡有令弟,小邑试烹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