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主。 表示将帅在行军作战时,有独立自主之权,虽君主也不容干预。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又《司马穰苴列传》:“久之,景
同“揽辔澄清”。清 陈宝琛《伯严和实甫诗见及感旧六叠次韵》:“岂无澄清志,悔揽孟博辔。”
宋.陈次升《谠论集》三《弹蔡京第三状》:“洗垢索瑕,中伤士类,……毒流天下,实不忍闻,主行虽在章惇,(蔡)卞实启之,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夜叉是恶鬼,面目狰狞。夜叉虽面带笑容,但笑总归
四面受敌之地。《后汉书.荀或传》:“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亦作“四战之国”。《商君书.兵守》:“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
参见:卖友埋母【词语卖友】 汉语大词典:卖友
鸡与犬皆成仙升天。《神仙传.刘安》载淮南王刘安临仙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故鸡鸣天上,犬吠云中也。”后遂以“鸡犬皆仙”比喻一人得到好处连带周围的人也可沾光。一作“鸡犬升天”。【词
同“纳污藏疾”。《旧唐书.田弘正传》:“官封代袭,刑赏自专,国家含垢匿瑕,垂六十载。”并列 包容污垢,隐藏不足。比喻宽容大度。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宋·苏轼《赵康靖公神道碑
《三国志.魏书.文昭甄皇后传》注引王沈《魏书》:“(甄)后以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三国时,魏
《易.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谓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后因以“穷则思变”表示人处于艰难环境,就会设法改变现状。唐陆贽《论左降官准赦合量移事状》之三:“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二名:指两个字的名字。偏:单个。 按照古代避讳的礼俗,对尊长的双字名,不可两字同说,但两字分说可以不避。这叫“二名不偏讳”。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名不偏讳”。郑玄注:“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