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狙公分栗

狙公分栗

源见“朝三暮四”。谓玩弄手段诈术欺人。宋苏轼《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之三:“狙公欺病来分栗,水泊知馋为出鲈。”


【典源】《庄子·齐物论》:“狙公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列子·黄帝篇》:“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今译】 古代宋国有个喜爱猴子的人。能够懂得猴子的心意。他为了养猴,甚至不惜减少自己家人的口粮。后来粮食少了,他想限制猴子的口粮,对猴子说:“给你们橡实 (一称山栗),早晨三个晚上四个,够了吗?”众猴都立起身发怒,表示不满。他又说:“那么改成早晨四个晚上三个,够了吧?”众猴就都高兴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聪明人善用手段驾驭他人; 也用以指反复无常。

【典形】 狙公倒七芧、狙公分栗、暮四朝三、三四计朝暮、喜众狙、朝三、朝三暮四、朝四暮三、众狙皆喜、三四调群狙、被狙公卖、喜怒纷众狙。

【示例】

〔狙公倒七芧〕 宋·黄庭坚《用前韵谢子舟》:“狙公倒七芧,勿用嗔喜对。”〔狙公分栗〕 宋·苏轼《和邵同年》之三:“狙公欺病来分栗,水伯知馋为出鲈。”

〔暮四朝三〕 宋·杨万里 《有叹》:“尽逃暮四朝三外,犹在桐花竹实中。”

〔三四计朝暮〕 宋·李昴英《摸鱼儿》:“应共笑群狙,无端喜怒,三四计朝暮。”

〔喜众狙〕 宋·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讹谬刊三豕,公平喜众狙。”

〔朝三〕 宋·陆游《五月初作》:“推移逢夏五,赋与叹朝三。”

〔朝三暮四〕 清·黄鷟来《岁暮杂感》之四:“月纬岁经惭织妇,朝三暮四笑狙公。”

〔朝四暮三〕 宋·黄庭坚《见子瞻粲字韵诗》:“朝四与暮三,适为狙公玩。”


猜你喜欢

  • 柳下借阴

    源见“樾荫”。喻求人庇荫。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夏》:“求庇于人,曰暍人,于柳下借阴耳。”述宾 据《淮南子·人间训》载,周武王曾荫鹖人于樾下,天下怀其德。后因以“柳下借阴”比喻求人庇荫帮助。宋·胡继宗

  • 才疑木雁

    同“才与不才间”。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才能疑木雁,报施迷夷 跖。”

  • 去梯

    《后汉书.刘表传》载:刘表之子刘琦,因不见容于后母,问计于诸葛亮,亮不言。后刘琦请诸葛亮登楼,去其梯,道:“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于是诸葛亮劝其效仿晋公子重耳居外发展。

  • 两戒

    《新唐书.天文一》:“初,贞观中,淳风撰《法象志》,因《汉书》十二次度数,始以唐之州县配焉。而一行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北戒,……是谓北纪,所以限戎狄也。南戒,……是谓南纪,所以限蛮夷也。……”

  • 受块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后因以“受块”称接受土地,受天之赐。唐王起《雨不破块赋》:“受块之人,共欣

  • 六铢

    同“六铢衣”。唐 谷神子《博异志.岑文本》:“又问曰:‘比闻六铢者天人衣,何五铢之异?’”【词语六铢】   汉语大词典:六铢

  • 一沐三握发

    源见“吐哺握发”。谓一次沐浴须三度握起已散之发,形容礼贤下士或政务繁忙。三国 魏曹植《君子行》:“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见“一沐三捉发”。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干王恩高量广,不以初交见嫌

  • 进锐退速

    《孟子.尽心上》:“其进锐者,其退速。”朱熹集注:“进锐者,用心太过,其气易衰,故退速。”后因以“进锐退速”谓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亦快。宋陆游《上殿札子.己酉四月二十日》:“若夫进锐退速,能动耳目之观听

  • 韫价

    同“韫椟待价”。《晋书.郤诜阮种等传论》:“郤诜等并韫价州里,褏然应召,对扬天问,高步云衢。”【词语韫价】   汉语大词典:韫价

  • 负乘

    同“负乘致寇”。《后汉书.灵帝纪赞》:“灵帝负乘,委体宦孽。徵亡备兆,《小雅》尽缺。麋鹿霜露,遂栖宫卫。”李贤注:“《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言帝以小人而乘君子之器。”【词语负乘】   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