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曾参杀人”。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谣言。《后汉书.马援传》:“海内不知其过,众庶未闻其毁。卒遇三夫之言,横被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兴,宗亲怖栗。”偏正 三,泛指多数。经过很多人传播的流
同“衣带诏”。《类说》卷五五引《杂说.西河急奏》:“官家岂不知刘太尉与五六大将一时杀了,即解衣带书进呈。”【词语衣带书】 汉语大词典:衣带书
元.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四:“由你拣大处告去,只拣爱的做,你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筭来全不费功夫,可干吃了半碗腌䐶吐。”后常以为比喻费尽心机到处寻找而不得,忽一朝无意而得之。元.张国宝《相国寺公孙
《易.说卦》:“震为雷,为龙,为玄黄……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后以“震象”喻指骏马。南朝梁元帝《答齐国?马书》:“河精曜采,似伏波之铸铜;震象飞文,笑东瀛之刻玉。”亦因“震为龙”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晋.黄门郎潘岳》:“谢混云‘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又,《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云:‘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同“鲛绡”。唐李商隐《玄微先生》诗:“龙竹裁轻策,鲛丝熨下裳。”宋柳永《临江仙引》词:“鲛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转娇慵。”【词语鲛丝】 汉语大词典:鲛丝
源见“三语掾”。谓老 庄之学与儒教无异。唐宋之问《伤王七秘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诗:“学奥九流异,机玄三语同。”
同“露台之产”。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诗:“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蓝,蓝草,可作染料。荀子这番话的意思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只要不断努力进取,就能够超过他的
《旧唐书.中宗韦庶人传》:“帝在房州时,常谓后曰:‘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及得志,受上官昭容邪说,引武三思入宫中,升御床,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丑声日闻于外。”后以“点筹郎”指唐中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