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梁狱上书”。泛指冤狱的申诉书。唐崔国辅《送韩十四被鲁王推递往济南府》诗:“梁王虽好士,不察狱中书。”
源见“两部鼓吹”。指鸣叫着的青蛙。宋戴复古《豫章巨浸呈陈幼部提干》诗:“自成鼓吹喧朝夕,输于东湖两部蛙。”【词语两部蛙】 汉语大词典:两部蛙
南朝 齐 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后以“抗尘走俗”谓热中名利而奔走于尘俗之中。《宣和书谱.张徐州》:“不以名利芥蒂于胸次……故其胸中流出而见于笔画者,无复有抗尘走俗之状
《晋书.束皙传》:“束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人,汉太子太傅束广之后也。……太康中(太康,晋武帝年号),郡界大旱,皙为邑人请雨,三日而雨注,众谓皙诚感,为作歌曰:‘束先生,通神明,请天三日甘雨零。我黍以育,
同“楚神”。宋范成大《次韵王浚明用时举苦热韵见赠》:“铄石谁能招楚魄,斫冰我欲访湘君。”【词语楚魄】 汉语大词典:楚魄
源见“孔壁遗文”。指孔壁所藏的典籍。宋曾巩《寄王介卿》诗:“周孔日已远,遗经窜墙壁。”同“遗子一经”。元王构《翰林承旨姚燧父桢赠官制》:“先兄后弟,继文以忠。以章节惠之文,以示遗经之报。”【词语遗经】
唐杜甫有《李监宅》诗,李监,据传即李令问,开元中为秘书监。其人好美服珍馔,以奢侈闻名。后以“监宅”喻豪门。明高明《琵琶记.幾言谏父》:“若重唱随之义,当尽定省之仪。彼荆钗布裙,既已独奉亲闱之甘旨;此金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三《责子》诗:“唯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晋诗人陶潜曾在《责子》诗中指出幼子通不爱读书,只喜欢吃梨与栗。后遂用为咏幼子之典。唐.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诗
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聊斋志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聊斋志异》卷4:“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
唐代书法家张旭观看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因而领悟到运笔的奥妙。《新唐书.张旭传》:“旭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剑器,舞曲之名。此处用为舞蹈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