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衽席㈠”。指帝王与后妃之间生活上不区别礼仪。《后汉书.皇后纪序》:“孝文衽席无辩。”李贤注:“郑玄注《礼记》曰:‘衽,卧席也。’孝文幸慎夫人,每与皇后同坐,是无辩也。”【词语衽席无辩】 成语:
此典指秦末东阳(治所今江苏盱眙〔xūyí虚一〕县东南)青年聚集几千人起军,标新立异,头包青布,突然成为一股新生力量。后比喻新生事物或新生力量的突然出现。秦末,各地起义,反抗秦朝。陈婴这个人,原是东阳县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奉诏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
源见“青白眼”。犹青眼。谓以正眼相看表示重视。唐王勃《送白七序》:“同人者,少方见阮籍之眼青;知我者,希不学冯唐之首白。”宋苏轼《陈季常见过》诗之一:“但得君眼青,不辞奴饭白。”【词语眼青】 汉语
浸( ㄐㄧㄣˋ jìn ):泡在水里。 形容月夜的优美景色。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四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僧归禅院,鸦噪庭槐。风弄竹声只道金珮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元.无名氏《
开宗:阐明宗旨。明义:说明义理。 原是《孝经》第一章篇名。 后指作文或讲话首先说明主旨。语出《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邢昺疏:“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
同“双鱼”。宋赵善括《念奴娇》词:“已倩双鳞,更须灵鹤,先报归消息。”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蜚英声,腾茂实。”司马贞索隐引胡广曰:“飞扬英华之声,腾驰茂盛之实也。”后以“蜚英腾茂”称人的盛名与实际相符。明 孙柚《琴心记.赉金买赋》:“吾弟蜚英腾茂,下笔如神,不须谦让
同“千里送鹅毛”。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词语千里寄鹅毛】 成语:千里寄鹅毛汉语大词典:千里寄鹅毛
同“蓬莱水浅”。清曹贞吉《沁园春.赠柳敬亭》词:“况玉树声销,低迷禾黍,梁园客散,清浅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