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马放南山”。北周庾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遣,兵藏武库,马入华山。”主谓 将马放归于华山的南面,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语本《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
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张天翼《儿女们》:“天门口是个要隘,非造门栅不可。一夫当关,万夫莫摧。”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张天翼《儿女们》:“天门口是个要隘,非造门栅不可。~。”【词语一夫当关,万夫
源见“云树之思”。谓两地相隔遥远。《歧路灯》八六回:“侄自与叔大人欢会,迄今二十余年矣。只以云树遥隔,山川相阻,未得再亲慈诲。”主谓 语本唐·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当时杜在渭
同“做东道”。明冯梦龙《古今谭概.文戏》:“东都 周默未尝作东,一日请客,忽风雨交加。”请客谓之 “作东”。为什么说成 “作东”而不说成 “作西”或 “作南”、 “作北”呢?其理有二:一是我国古代以东
同“三顾茅庐”。伏龙,即卧龙,指诸葛亮。宋 赵癯斋《买陂塘.寿监丞吴芹庵》词:“君记取。人尽道、东山 安石难留住。伏龙三顾。”
源见“禹鼎”。指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而象百物,使民能识别妖魔鬼怪等害人之物而懂得美恶。唐韩愈《谢自然诗》:“余闻古夏后,象物知神奸。”
同“鸿爪雪泥”。清 吴牧驺《题吴和甫学使纪游图》诗:“使君蒿目意不愉,遣兴忽写卧游图。鸿泥雪爪无处无,一一俱请丹青摹。”见“鸿爪雪泥”。《筱园诗话》卷4引清·吴牧驺《题吴和甫学使纪游图》诗:“使君蒿目
源见“鹤立鸡群”。出众的风度神采。宋苏轼《李宪仲哀辞》诗:“萧然野鹤姿,谁复识中散。”
《诗.邶风.柏舟序》:“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后因以“柏舟”谓仁人不得志。汉张衡《思玄赋》:“天不可阶仙夫稀,柏舟悄悄?不飞。”《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又《
同“隐若敌国”。宋阳枋《谢交割启》:“兹盖伏遇某官,贯日之忠,浑身是胆;隐然敌国,咸称细柳之真;贤若长城,岂类棘门之戏?”见“隐若敌国”。宋·阳枋《谢交割启》:“兹盖伏遇某官,贯日之忠,浑身是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