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洛阳社

洛阳社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洛阳有道士董威辇(董京字威辇)常止白社中,了不食,陈子叙共守事之,从学道。”

晋书.隐逸传.董京》:“(董京)初与陇西计吏俱至洛阳,被(即披)发而行,逍遥吟咏,常宿白社(隐士居所称白社)中。时乞于市,得残碎缯絮,结以自覆,全帛佳棉则不肯受。或见(“被”的意思)推排骂辱,曾无怒色。”

西晋.董京在洛阳披头散发,吟诗逍遥,行乞于市面之中。他还住在隐士居住的白社里,由此而称洛阳社。后因以“洛阳社”用为隐士居所的典故。

唐.王维《过李楫宅》诗:“一罢宜城酌,还归洛阳社。”


【词语洛阳社】   汉语词典:洛阳社

猜你喜欢

  • 筑坛拜将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秦末,韩信投刘邦不遇,遂离汉营。被

  • 林宗过茅

    《后汉书.郭太传》:“茅容字季伟,陈留人也。年四十余,耕于野,时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遂与同言,因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

  • 班荆

    源见“班荆道故”。谓朋友相遇,共坐谈心。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五:“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词语班荆】   汉语大词典:班荆

  • 郭璞游仙

    《文选》卷二十一郭景纯(璞)《游仙诗》唐.李善注:“凡游仙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飡霞倒景,饵玉玄都。而璞之制,文多自叙,虽志狭中区,而辞无俗累。见非前识,良有以哉!”晋.郭璞著有《游仙诗》,

  • 兄弟阋于墙

    主谓 阋,争吵。墙,这里指家内,泛指内部。原指兄弟龃龉不和睦,发生纠纷。后比喻内部纷争。语出《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所以从无产阶级的见地

  • 向平婚嫁

    源见“向平之愿”。指抚养子女长大完婚成人。《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但愿向平婚嫁早,安然无事度馀年。”

  • 武陵川

    同“桃花源”。唐皇甫冉《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寒侵赤城顶,日照武陵川;若揽名山志,仍闻《招隐》篇。”【词语武陵川】   汉语大词典:武陵川

  • 风向草偃

    见“风行草偃”。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引用驽庸,以为党援,而望~,庶事之康,何异悬瓦砾而责夜光,弦不调而索清音哉。”【词语风向草偃】  成语:风向草偃汉语大词典:风向草偃

  • 饮啄

    源见“一饮一啄”。本谓饮水啄食,引申为吃喝生活。唐李益《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诗:“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亦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南史.沈约传》:“〔沈警〕无进仕意,谢病归……警曰:‘使君(指

  • 云梦涵胸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其辞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云梦,古之泽薮。云梦游猎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极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