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丧家之狗”。忘,通“亡”。比喻穷迫无处存身的人。明郑若庸《玉玦记.投贤》:“想仲尼亦似忘家狗,不信你这样人做官,也难知雕鹗解横秋。”【词语忘家狗】 汉语大词典:忘家狗
源见“孟嘉落帽”。咏名士游宴潇洒脱俗。宋韩元吉《朝中措.辛丑重阳日》词:“不惜归鞍照月,直教破帽吹风。”
《旧唐书.杨复恭传》:复恭愤,与杨守亮书曰:“吾于荆榛中援立寿王,有如此负心门生天子,既得尊位,乃废定策国老!”唐僖宗崩逝后,宦官杨复恭迎立寿王李晔为帝(昭宗)。复恭恃功擅权,晔迫令致仕(辞官归居)。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借指学道求仙。唐钱起《过王舍人宅》诗:“鸡犬偷仙药,儿童授道书。”
源见“禹鼎”。九鼎是古代传国重器,政权的象征。择定置放九鼎之所在,即意味定都于其地,因以为定都之称。《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国家粗定,高宗卜鼎临安,改元绍兴。”【词语卜鼎】 汉语大词典:卜
同“骥伏盐车”。唐殷尧藩《暮春述怀》诗:“此时若遇孙阳顾,肯服盐车不受鞭。”
掌管宫门的太监。《诗.大雅.召旻》:“昏、椓靡共。”汉代郑玄笺:“昏、椓皆奄人也。昏,其官名也。椓( ㄓㄨㄛ zhuo 酌),毁阴者也。”【词语昏椓】 汉语大词典:昏椓
同“漱石枕流”。清顾炎武《复迟明府书》:“自从壮岁,便绝意于乘轩;况此暮年,益耽情于漱石。”【词语漱石】 汉语大词典:漱石
参见“狗监荐才”。
同“班荆”。清徐旭旦《梁州序.赠别宋之归里》套曲:“晚云初霁,离樽初启,与你班荆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