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沙丘鲍鱼

沙丘鲍鱼

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北。鲍(bào报)鱼:盐腌之干鱼,有臭味。 此典指秦始皇外游途中病死于沙丘。后以此典指秦始皇死亡。天热,尸臭,用盐腌之干鱼装载尸车上,混淆尸臭。 秦始皇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大平台)逝世。丞相李斯因为皇上在外地逝世,担心皇子们和全国发生变乱,便隐密这件事,不发表丧亡之信息。把棺材装在辒(wēn温)凉车中,让秦始皇生前宠幸的宦官作陪乘,所到之处,皇上进餐及百官报告政务照常。宦官就在辒凉车中批准他们的报告。碰上暑天,秦始皇的尸体在辒凉车中发臭,就命令侍臣调车装载一担盐腌之干鱼,用来混淆尸臭。此典又作“鲍鱼辙”、“鲍鱼载沙丘”、“鲍鱼腥”、“辒凉骨臭”、“西归有鲍鱼”。

【出典】: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64页:“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一种关门就温,开门就凉的卧车。因秦始皇棺载辒凉车,后为丧车专名)中,故幸宦者参乘(陪乘的人),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shí时,古读;dàn旦,今读。容量十斗为一石。老秤一百二十斤为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例句】:

唐·常楚老《祖龙行》:“祖龙一夜死沙丘,胡亥空随鲍鱼辙。” 宋·陆游《寓怀》:“鲍鱼载沙丘,鹿马献阿房。” 清·张映斗《咸阳》:“沙丘一夕鲍鱼腥,东海神仙竟杳渺。” 清·徐夔《观秦丞相李斯邹峰山碑》:“辒凉骨臭已千载,何况金石埋烟霏。” 清·吴殳《秦》:“鞭桥东去无灵药,骖乘西归有鲍鱼。”


【典源】《史记·秦始皇本纪》:“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 (李)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今译】 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始皇病死于沙丘平台。丞相李斯认为始皇死在外地,恐怕诸公子及天下各地乘机生变,将死讯隐瞒住。不发丧。尸棺仍放在始皇乘的辒凉车中,由宠幸的宦官陪乘,照常送饮食。百官也照旧向车奏事,由宦官在车中批奏。当时正逢暑天,尸体发臭,于是让从官在车上放一石鲍鱼,来掩盖尸体的臭味。

【释义】 后以此典指秦始皇死,秦灭亡。

【典形】 鲍鱼腥、鲍鱼载沙丘、鲍鱼辙、辒凉骨臭、西归有鲍鱼、鲍鱼之臭、沙丘狼狈、辒辌东来。

【示例】

〔鲍鱼腥〕 清·张映斗《咸阳》:“沙丘一夕鲍鱼腥,东海神仙竟杳渺。”

〔鲍鱼载沙丘〕 宋·陆游《寓怀》:“鲍鱼载沙丘,鹿马献阿房。”

〔鲍鱼辙〕 唐·常楚老《祖龙行》:“祖龙一夜死沙丘,胡亥空随鲍鱼辙。”

〔辒凉骨臭〕 清·徐夔《观秦丞相李斯邹峰山碑》:“辒凉骨臭已千载,何况金石埋烟霏。”

〔西归有鲍鱼〕 清·吴殳《秦》:“鞭桥东去无灵药,骖乘西归有鲍鱼。”


猜你喜欢

  • 山简马

    同“山公马”。唐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之一:“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 志吐盗泉

    源见“不饮盗泉”。表示决心远离邪恶,保持清白节操。《旧唐书.赵隐王徽等传论》:“徽志吐盗泉,脱身虎口,功名不坠,君子多之。”

  • 悬鱼绝

    同“羊续悬鱼”。明高启《追挽恭孝先生》诗之二:“堂静悬鱼绝,坟荒下马频。”

  • 平津馆

    平津:地名,在今河北盐山县南,是西汉丞相公孙弘的封地。汉武帝元朔年间,公孙弘取代薛泽任丞相。在这以前,汉朝一直从封侯者中选拔丞相,只有公孙弘丞相没有爵位。于是汉武帝发布诏书说:“我很赞赏古代圣君治国之

  • 黄粮

    源见“黄粱梦”。指美好的梦。明 史叔考《普天乐.闺情》套曲:“愁边信渺茫,梦里人来往,怎能做一个不醒黄粮,和他睡足芙蓉帐。”【词语黄粮】   汉语大词典:黄粮

  •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世俗之情根据人的处境穷通而变冷变暖;人的面孔也随着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热变冷。 古代谚语。形容趋炎附势的世态人情。语出元.刘壎《隐居通议》卷二五:“盖趋时附势,人情则然,古今所同也。何责于薄俗哉?谚曰

  • 缑山白鹤

    源见“王乔控鹤”。指仙鹤。明谢谠《四喜记.巧夕宫筵》:“浪传王母青禽至,欲借缑山白鹤乘。”

  • 纵囚

    《太平御览》卷六四二引《唐书》:“吕元膺为蕲州刺史,颇著恩信,尝岁终阅郡囚,囚有自告者曰:‘某有父母在,明日元正,不得相见。’因泣下。元膺悯焉,尽脱其械纵之,与为期。守吏曰:‘贼不可纵。’元膺曰:‘吾

  • 西华葛帔

    《文选》卷五十五梁.刘峻《广绝交论》唐.李善注引北周.刘璠《梁典》曰:“刘峻见任昉诸子西华兄弟等,流离不能自振,生平旧交,莫有收恤,西华冬月著葛布帔、練裙,路逢峻,峻泫然矜之,乃广朱公叔《绝交论》。到

  • 中原秦鹿

    源见“中原逐鹿”。喻指中原的统治权。宋王安石《范增》诗之一:“中原秦鹿待新羁,力战纷纷此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