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同沆瀣
源见“沆瀣一气”。谓彼此意气相投。孙中山《祭夏重民文》:“黄冈先烈,花邑犹多,君生是邦,气同沆 瀣。”
源见“沆瀣一气”。谓彼此意气相投。孙中山《祭夏重民文》:“黄冈先烈,花邑犹多,君生是邦,气同沆 瀣。”
同“断虀画粥”。清冯桂芬《潘绂庭京卿五十寿序》:“少陵秋风茅屋,而有广厦万间之愿;希文断虀块粥,而有先忧后乐之志。”
源见“坦腹东床”。用以美称女婿。陈国凯《代价》:“他成了总工程师的东床佳婿以来,厂里的那些科长、主任们,对他似乎比过去客气多了。”见“东床快婿”。解释对女婿的美称。出处《世说新语·雅量》:“郗(xì)
参见:侍车
喻风俗轻薄,人情势利,翻脸无情。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二:“太傅李延实者,庄帝舅也。永安年中除青州刺史。临去,奉辞,庄帝谓实曰:‘怀砖之俗,世号难治,舅宜好用心,副朝廷所委。’……时黄门侍郎杨宽在
源见“乘龙出鼎湖”。指先皇遗物,表示对已故帝王的追念。《魏书.肃宗纪》:“何图一旦,弓剑莫追,国道中微,大行绝祀。”唐窦庠《陪留守韩仆射巡内至上阳宫感兴》诗之一:“武皇弓剑埋何处,泣问上阳宫里人。”【
源见“张仪舌”。指能说善辩的口才或建功立业的本领还在。宋邓肃《送成彦尉邵武》诗:“仪舌尚存斯足矣,卞玉那愁不识真。”
同“洛神”。明袁宏道《泾阳驿见王子声壁间韵》:“研乞铜台瓦,姻求洛浦甄。”
比喻杀敌。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内子攀琪树,羌儿奏落梅。今朝擎剑去,何日刺蛟回。参见:○斩蛟
源见“乘槎”。借指南人所乘舟船。元傅若金《岳阳中秋值安南贡使》诗:“越裳重译三年至,溟海浮槎入月来。”
《史记.周勃世家》:“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文帝既见绛侯狱词,乃谢曰:‘吏方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