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

所,处所。得其所,得到应有的归宿。死得是地方,即指有意义,有价值。语本北魏张普惠。张普惠,字洪赈,常山九门(今河北正定)人,专心坟典,受士人称赞。作谏议大夫时,当朝灵太后的父亲司徒胡国珍亡故后谥号“太上秦公”,普惠认为前代帝后的父亲从未加以“太上”之号,上表劝道:“《礼记》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尊无二上……’。”指出尊父为“太上”是帝王的大礼。于是太后亲到胡宅,召集王公及五品以上官员议定,并派使者召来普惠。任城王澄等参与议定的人,都因肃宗年幼灵太后当朝执政相顺从,并且与普惠辩论,然而普惠抗争不惧,应对如流,但最终群臣仍以“请依前诏”上奏。只是,太后也没降罪普惠。最初普惠被召时,使者伫立催促,他几个儿子忧惧涕泣,普惠正言劝解说:“我执掌谏议的职责,如不言人所难言,不谏人所难谏,就是唯诺小人,旷官尸禄。人皆有死,如死得其所,有什么可遗憾的!”等到他平安回家,亲朋都为他的幸运,向他表示祝贺。中山杜弼更写信赞惠道:“虽向难锋至,而应对响出……终使庶僚拱默。虽不见用于一时,固已传美于后代。”

【出典】:

魏书》卷78《张普惠传》1735页:“初,普惠被召,传诏驰骅骝马来,甚迅速,伫立催去,普惠诸子忧怖涕泣。普惠谓曰:‘我当休明之朝,掌谏议之职,若不言所难言,谏所难谏,便是唯唯,旷官尸禄。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然朝廷有道,汝辈勿忧。’及议罢,旨劳还宅,亲故贺其幸甚。”

【例句】:

金史·忠义传一》:“国家有难,在朝者死其官,守郡邑者死城郭,治军旅者死行阵……皆其所也。故死得其所,则所欲有甚于生者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37回:“贤哉徐母……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 明·李贽《焚书·何心隐论》:“死得其所,公又何辞焉?”


述补 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意义、有价值。语本《左传·文公二年》:“瞫曰:‘吾未获死所。’”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他们的血是有代价的,他们~,是死而无憾。”△褒义。多用于形容死得有价值。↔死无葬身之地 虚生浪死


【词语死得其所】  成语:死得其所汉语词典:死得其所

猜你喜欢

  • 宜归葱肆

    《南史.吕僧珍传》:“品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家甚寒微。……武帝受禅,封平固县侯,寻拜南兖州刺史。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

  • 一叶报秋

    源见“一叶知秋”。喻年华流逝,行将衰老。唐鲍溶《始见二毛》诗:“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唐柳氏《杨柳枝》词:“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见“一叶知秋”。唐·鲍溶《始见二毛》:“百川赴

  • 九天玄女

    亦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传说上古时女神,人头鸟身。圣母元君的弟子,黄帝之师。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玄女下降,以六壬、遁甲、兵符、图策、印剑等物授予黄帝,并为制夔牛鼓八十面,遂破蚩尤。事见《云笈七

  • 金屋婵娟

    源见“金屋藏娇”。借指贵家闺秀。明无名氏《鸣凤记.夏公命将》:“柳眉攒翠,花容憔悴。惭非金屋婵娟,误作玉堂姻契。”【词语金屋婵娟】   汉语大词典:金屋婵娟

  • 青霄路

    同“青云路”。元 张国宾《罗李郎》一折:“赴皇都,凭才艺,仗诗书……则愿你早上青霄路。”【词语青霄路】   汉语大词典:青霄路

  • 万物皆备于我

    万事万物我都具备了。 古代儒家认为客观世界的一切,都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只要反求诸己,就会得到一切。这是地道的主观唯心论。语出《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后泛指自我满

  • 缇萦痛父言

    参见“缇萦上书”。

  • 邯郸之失

    同“邯郸学步”。北周庾信《代人乞致仕表》:“扶步有邯郸之失,勉视无离娄之明。”

  • 埋轮之志

    源见“张纲埋轮”。指为国不畏权贵的节操。南朝 梁沈约《奏弹王源》:“臣实儒品,谬掌天宪。虽埋轮之志,无屈权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 牵补

    同“牵萝补屋”。宋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信斯言也,千五百年之间,天地亦是架漏过时,而人心亦是牵补度日。”宋文天祥《贺签书枢密江端明古心书》:“天下无事,则代天理物之地,犹可从事于牵补架漏,以庶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