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卷一八):“太白山在武功县南,去长安二百里,不知其高几何。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原为古代形容太白山之高的俗谚,后传为典故用于诗文中。
唐.李白《古风》诗:“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卷一八):“太白山在武功县南,去长安二百里,不知其高几何。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原为古代形容太白山之高的俗谚,后传为典故用于诗文中。
唐.李白《古风》诗:“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陬(zōu)隅跃清池。’桓问:‘陬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陬隅。’桓公曰:‘作诗
《左传.哀公十七年》:“三月,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春秋时,吴越战争中,(鲁哀公十七年)越军进攻吴军时用鼓声(
圣人的施教,不必过分严肃,但却能够成功。语出《孝经.圣治章》:“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十六年》:“魏王泰月给逾于太子,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昔汉窦太后宠梁孝王
源见“缘木求鱼”。喻徒费力气做办不到的事。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未能鸣楚玉,空欲握隋珠。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
《后汉书.孔融传》:曹操致书孔融曰:“昔廉蔺小国之臣,犹能相下。”唐.李贤注:“赵惠文王与秦昭王会黾池,归,拜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右。颇曰:‘吾不忍为之下,必辱之。’相如每朝,常避之。颇闻之,肉袒负
同“椟藏”。宋叶適《孙祖佑解元世友堂》诗:“最怜常熟令,椟韫不尽施。”【词语椟韫】 汉语大词典:椟韫
善于伺机发表意见,而且每每能应验。《史记.封禅书》:“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武安侯饮,坐中有九十余老人。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老人为儿时,从其大父识其处。一坐尽惊!”少君:姓李,汉初人。大父
旦夕:早晨、晚上,形容在短时间内危险就在眼前。太史慈(166-206年),字子义,东莱黄(今山东掖县一带)人。三国吴名将。少时善射,豪侠仗义。北海相孔融对其甚为敬重,多次派人看望其哥,并周济日用。黄巾
指张仪未显时,被疑为盗挨打,回家问妻子,只要“舌尚在”,就足有将来游说诸侯的机遇。后以此典比喻有才识的人不因身处逆境而壮志消沉。 张仪(?——前310年),战国时魏国(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曾服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耿弇列传》附“耿恭传”:“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