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楚相断蛇

楚相断蛇

贾谊新书.春秋》载:春秋 楚相孙叔敖,幼时遇两头蛇,恐他人又见,埋之,惧,谓其母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以福。’人闻之,皆谓其能仁也。及为令尹,未治而国人信之。”后因以“楚相断蛇”为善行仁爱之典。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六:“曾 布为三司使,论市易事被黜。鲁公(曾公亮)有柬别之,略曰:‘塞翁失马,今未足悲;楚相断蛇,后必有福。’”


主谓 楚相,春秋时楚国之相孙叔敖。比喻做好事的人,必有好报。语本汉·贾谊《新书·春秋》:“孙叔敖幼时遇两头蛇,时人以为见两头蛇者必死,孙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归谓其母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其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以福。人闻之,皆谕其能仁也。及为令尹,未治而国人信之。”宋·魏泰《东轩笔录》卷6:“曾布为三司使,论市易事被黜。鲁公有柬别之,略曰:‘塞翁失马,今未足悲;~,后必有福。’”△褒义。多用于称赞做好事方面。


【词语楚相断蛇】  成语:楚相断蛇汉语词典:楚相断蛇

猜你喜欢

  • 丁公遽戮

    《史记.季布列传》:“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

  • 玉环分付

    同“玉箫旧约”。宋姜夔《长亭怨慢》:“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 一泻千里

    指江河的水势奔流直下。唐代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后常用来比喻行文的笔调奔放,气势磅礴。明代王世贞《文评》:“方希直如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方希直:

  • 知非伯玉

    源见“蘧瑗知非”。谓能因时达变、感悟前愆之人。宋李曾伯《满江红.丁未初度自赋》词:“当贵买臣毋足羡,知非伯玉真能觉。问心期、应有海翁鸥,山人鹤。”

  • 挟冰求温

    挟着冰块以求温暖。比喻适得其反。高柔(174-263年),陈留围(今河南开封一带)人,初从曹操为颖川太守,魏文帝曹丕即位,以之为治书侍御史。明帝曹叡时封延寿亭侯。齐王曹芳时转为太常,寻迁司空、司徒。后

  • 秦人鸡犬

    源见“桃花源”。用以形容田园胜境。清钱谦益《送杨侍御休沐还武林》诗:“楚国椒兰资献纳,秦人鸡犬慰乡闾。”

  • 屠隐

    同“屠牛朝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太公避纣之乱,屠隐市朝,遁钓渔水,何必渭滨,然后磻溪?”

  • 是古非今

    以古为是,以今为非。《汉书.元帝纪》:“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并列 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肯定古代,否定现代。《汉书·元帝纪》:“且俗儒不达时宜,好~,使

  •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房屋漏水,更碰上连夜大雨;船已开迟,又遇到顶头逆风。 表示祸不单行。语出明.高则诚《琵琶记.代尝汤药》:“难捱怎避,灾祸重重至。最苦婆婆死矣,公公病,又将危。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被打头风。”明.徐

  • 稽古之力

    《后汉书.桓荣传》:“即拜佚为太子太傅(佚,张佚,为汉时博士),而以荣为太子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辎车,有帷蔽可以坐卧载物的马车)。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