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楚弓楚得

楚弓楚得

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术焉?’仲尼(孔子字)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促尼所谓大公也。”此事又见《孔子家语.好生》、《孔丛子》、《公孙龙子》。

楚王认为楚人失弓,楚人得弓,无需去找。孔子觉得既然如此,那么楚王的胸怀仍不够宽大。说“人失弓,人得弓”不是更好吗?何必非“楚弓楚得”呢?后因称东西虽然丢失,但从一定的范围看,利并未外溢为“楚弓楚得”。

明.苏复之《金印记》传奇十二:“喜楚弓楚得,免被旁人笑。”


主谓 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外溢。语本《公孙龙子·迹府》:“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于云楚之圃,而丧其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遣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汉·刘向《说苑·至公》等书亦记有此事。明·苏复《金印记·金钗典卖》:“喜~,免被傍人笑。”△用于处境方面。 →合浦珠还 ↔得不偿失。也作“楚得楚弓”。


【典源】《吕氏春秋·贵公》:“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谓大公也。”《孔子家语·好生》亦载。

【今译】 楚共王外出打猎而丢失弓,手下人要去寻找,楚共王说:“不必,丢了弓的是楚人,捡到弓的也是楚人,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后说:“可惜包括的还不广大,应说丢弓的是人,拾弓的也是人,何必非是楚人呢。”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虽有所失而利不外溢; 也形容得失无常,无须萦怀。

【典形】 楚弓人得、楚人弓、得楚弓、荆人弓失、人失人得、失楚弓、失弓、亡楚弓、亡弓楚泽、遗弓、楚人亡弓。

【示例】

〔楚弓人得〕 清·钱谦益《再题奚川八景画卷》:“楚弓人得岂其然,鲁玉盗归安足拟。”

〔楚人弓〕 宋·姜夔《诉衷情·端午宿合路》:“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

〔得楚弓〕 唐·刘长卿《避地江东留别》:“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荆人弓失〕 清·钱谦益《昆仑山人扇子歌》:“魏公笏在世所羡,荆人弓失何嗟及。”

〔人失人得〕 宋·苏轼《次韵刘京兆石林亭之作》:“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

〔失楚弓〕 清·赵翼 《题遗山诗》:“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失弓〕 明·袁宏道《病起偶题》之三:“世路他如梦,浮名我失弓。”

〔亡楚弓〕 宋·苏轼《和陶东方有一士》:“梦求亡楚弓,笑解适越冠。”

〔亡弓楚泽〕 唐·李白《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收遗簪于少原,念亡弓于楚泽。”

〔遗弓〕 唐·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弓。”


【词语楚弓楚得】  成语:楚弓楚得汉语词典:楚弓楚得

猜你喜欢

  • 椒房

    椒:芸香料树木,俗称花椒。汉代后妃所住的宫殿,用花椒和泥涂抹墙壁,取其温暖有香气,兼有多子之意,故名。又称椒室、椒庭、椒第、椒殿等。后多以此典咏后妃之事,也泛指宫殿。【出典】:《汉书》卷66《车千秋传

  • 璧回

    同“璧还”。《三侠五义》四八回:“于众官祝贺,凡送礼者俱是璧回。”【词语璧回】   汉语大词典:璧回

  • 千金诺

    源见“一诺千金”。指信实可靠的贵重许诺。唐钱起《送李判官赴桂州幕》诗:“且感千金诺,宁辞万里游?”清吴伟业《家园次罢官吴兴有感》诗之三:“枉殉千金诺,空酬一饭恩。”【词语千金诺】   汉语大词典:千金

  • 挝妇翁

    《东观汉纪》十八“第五伦传”:“尝见上,曰:‘闻卿为吏,挝妻父,不过从兄饭,宁有之邪?’对曰:‘臣三娶妻,皆无父。’”此事又见《后汉书.第五伦传》。这个故事与“曾参杀人”(见“投杼”)意义相近。后因以

  • 题名雁塔

    同“雁塔题名”。宋 张宰《满庭芳.寿李守》词:“向自题名雁塔,不十载,德播河阳。”

  • 江夏枕

    源见“温席扇枕”。谓孝养父母。宋苏轼《轼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可作枕以遗子明》诗:“愿子聚为江夏枕,不劳挥扇自宁亲。”

  • 不卖卢龙策

    《三国志.田畴传》载:田畴字子泰,右北平 无终人也。曹操北伐乌丸,田畴以司空户曹掾随军,建议偷越卢龙口出击并亲为向导,有功,封亭侯,不受,曰:“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后因以“不卖卢龙策”为不以

  • 攀柏

    《晋书.王裒传》:“王裒(裒,音pōu)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祖修,有名魏世。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昭)司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曰:‘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曰:‘责在元帅。’帝怒曰:‘司马欲

  • 一日三,三日九

    谓逐日积累,聚少成多。语出《平妖传》二〇回:“古人原说:坐吃山空,立吃地陷。一日三,三日九,那里过得半月十日,桶里吃的渐渐浅了,床头钱渐渐短了。”明.罗懋登《西洋记通俗演义》四回:“果真一清请得这个小

  • 凿壁借馀辉

    同“穿壁借馀光”。清赵翼《刘穆庵侍读见余近作枉赠佳章依韵奉答》之三:“旅邸喜仍邻近在,可容凿壁借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