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柏梁高宴

柏梁高宴

此为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宴饮之事。后以此典形容君臣饮宴赋诗。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春天,在长安城内建柏梁台,高二十丈,用香柏为殿梁,可以香闻数十里。汉武帝在台上摆酒设宴,诏群臣一起作诗。此典又作“宴柏梁”、“柏梁赋诗”、“柏梁台”、“赋柏梁”、“高宴柏梁”。

【出典】:

史记》卷12《孝武本纪》459:“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索隐》引《三辅故事》云:“台高二十丈,用香柏为殿,香闻十里。”

【例句】:

唐·李世民《宴山中》:“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桂枝芳气已销亡,柏梁高宴今何在?” 唐·李峤《汾阴行》:“柏梁赋诗高宴罢,诏书法驾幸河东。” 宋·钱惟演《汉武》:“一曲横汾鼓吹回,侍臣高会柏梁台。” 宋·刘筠《休沐端居有怀希圣》:“思君只欲倾家酿,待警同谁赋柏梁。” 宋·刁衍《汉武》:“高宴柏梁词可仰,横汾箫鼓乐难穷。”


【典源】《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注引《三辅故事》云:“台高二十丈,用香柏为殿,香闻十里。”《艺文类聚》卷八十八引《汉武故事》 曰:“柏梁台高二十丈,悉以柏,香闻数十里。”《三辅黄图》卷五:“柏梁台。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台在长安城中北关内。《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梁也,帝尝置酒其上,诏群臣和诗,能七言诗者乃得上。’”

【今译】 汉武帝元鼎二年春天,武帝在长安城内建柏梁台。台高二十丈,用香柏为殿梁,可以香闻数十里远。武帝在台上摆酒设宴,诏群臣一起作诗,会作七言诗的才能参加。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君臣饮宴赋诗。

【典形】 柏梁赋诗、柏梁高宴、柏梁台、赋柏梁、高宴柏梁、宴柏梁。

【示例】

〔柏梁赋诗〕 唐·李峤《汾阴行》:“柏梁赋诗高宴罢,诏书法驾幸河东。”

〔柏梁高宴〕 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桂枝芳气已销亡,柏梁高宴今何在?”

〔柏梁台〕 宋·钱惟演《汉武》:“一曲横汾鼓吹回,侍臣高会柏梁台。”

〔赋柏梁〕 宋·刘筠《休沐端居有怀希圣》:“思君只欲倾家酿,待警同谁赋柏梁。”

〔高宴柏梁〕 宋·刁衍《汉武》:“高宴柏梁词可仰,横汾箫鼓乐难穷。”

〔宴柏梁〕 唐·李世民《宴山中》:“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猜你喜欢

  • 行藏

    源见“用行舍藏”。指出处或行止。晋潘岳《西征赋》:“孔随时以行藏,蘧与国而舒卷。”唐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词语行藏】   汉语大词典:行藏

  • 贫贱之知

    亦作“贫贱之交”。指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见“贫贱之交”。《后汉书·宋弘传》:“臣闻

  • 如之何勿思

    如之何:即“如何”,犹言“怎么”。勿:不。 怎么不想念! 用反诘的语气表示思念深切。语出《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明.谭元春《哭徐乾之文》:“吾弟云:‘无论乾之他事,即一河

  • 有自来矣

    自:从。 谓事情的发生发展有其来由,并非偶然。语出《左传.昭公十六年》:“叔孙曰:‘叔出季处,有自来矣。’”《孔子家语.冠颂》:“孔子曰:‘诸侯之有冠礼也,有自来矣。’”王肃注:“言有所从来。”晋.

  • 何武去思

    去思:对离职官吏的怀念。西汉大臣何武多年任地方官员,后调到朝廷,先后任司隶校尉(负责监察举报各级官吏)、京兆尹(京都长安附近地区的长官)、御史大夫(位仅次于丞相,负责监察、弹劾)、大司空(三公之一,负

  • 芳兰当路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蜀书.周群传》:“先主欲与曹公争汉中,问群,群对曰:‘当得其地,不得其民也。若出偏军,必不利,当戒慎之!’时州后部司马蜀郡张裕亦晓占候,而天才过群,谏先主曰:‘不可争汉中,军必不利

  • 霞盏

    同“霞杯”。宋 吕渭老《选冠子》词:“谁念少年,齿怯梅酸,病疏霞盏。”

  • 羝乳

    《汉书.苏武传》:“〔匈奴〕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羝,公羊;乳,生子。汉代的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逼迫他投降,他不从,便把他放逐到北海无人的地方牧羊,等公羊产了乳才放他回汉。后指

  • 涂炭

    ①比喻灾难因苦。晋卢谌《赠刘琨诗一首并书》: “来牧幽州,济厥涂炭。涂炭既济,寇挫民阜。”②借指陷入灾难的人民。南朝梁沈约《梁鼓吹曲·道亡》: “救此倒悬拯涂炭,誓师刘旅赫灵断。” ●《书·仲虺之诰》

  • 斫被

    《世说新语.德行》:“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事后母朱夫人(祥父融娶高平薛氏生祥,后续庐江朱氏,生览)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梁刘孝标注引萧广济《孝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