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杯弓蛇影

杯弓蛇影

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载:汉时,有一天主簿杜宣到县令家去喝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县令问明病因,终于从壁上的悬弩发现了杯中“蛇影”的秘密,然后把杜宣请来释疑,“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

晋书.乐广传》亦载,谓是乐广待客事。“悬弩”作壁上有角(弓),漆画作蛇。”

后常以“杯弓蛇影”比喻因主观疑虑而引起的自惊自扰。

清.黄遵宪《感事》诗:“金玦庞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其他 误以为杯中弓影是老蛇,形容因虚幻之事而受惊疑。《晋书·乐广传》:“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感恶之,既饮而疾。’于是河南听事壁上有角弓,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杯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顿愈。”按《风俗通·怪神》载:“应郴赐杜宣酒,杯中如蛇,宣得疾,后于故处设酒,蛇乃弩影耳。”此事与《晋书》相类似。西门丁《血雨红灯》:“每个在江湖上混过几天的人,见到红灯蓑衣,都会引起一阵紧张,~之下,人人自危。”△用于描写疑虑。 →风声鹤唳 ↔谈笑自若。也作“蛇杯弓影”、“蛇影杯弓”、“弓影杯蛇”、“杯蛇弓影”、“杯蛇幻影”、“杯影蛇弓”、“杯中蛇影”、“广客蛇影”。


【典源】 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予之祖父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请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中,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郴因事过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怪,由是瘳平。”《晋书·乐广传》:“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乐) 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今译】 汉代应劭的祖父应郴任汲县令时,曾在夏至那天请主簿杜宣喝酒。当时厅堂北墙上挂着红色的弓弩,弓弩映照在酒杯中,形状像蛇。杜宣看到了,很厌恶,却不敢不喝。酒后,他就感觉腹痛难忍,食欲大减,因而病倒,多方医治也治不好。后来应郴有事路过杜家,见杜生病,问是什么原因,杜宣说他怕蛇,那天喝酒时把蛇喝进肚子里了。应郴回到厅堂,考虑许久,他回头望见那张悬挂的弓弩,恍然大悟。于是应郴派人用车把杜宣接来,又在原来喝酒的地方摆上酒席,酒杯里就重现出蛇的样子。应郴告诉杜宣,杯中蛇只是墙上弓弩的影子而已。杜宣这才解除了疑忌,病很快就好了。又有晋代乐广与宾客事,相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疑神疑鬼,自相困扰。

【典形】 杯弓蛇影、杯蛇、杯中蛇、弓蛇、弓影成蛇、广客蛇、酒中蛇、清樽照画蛇、蛇杯、疑蛇、映弩、樽中弩、雕弓蛇暗猜、照影落清杯、忘弓莫问蛇、赤蛇悬弩影、盏底弓影、杯里无蛇、影中蛇。

【示例】

〔杯弓蛇影〕 清·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杯蛇〕 清·钱谦益《次房海客韵送刘起归宣城》:“杯蛇辨后休除病,婴蜺消时莫问天。”

〔弓蛇〕 明·袁宏道《病中和黄道元至日禅寺梦愁诗》:“消愁莫问弓蛇影,对境聊观梦幻身。”

〔弓影成蛇〕 明·冯惟敏《折桂令·阅报除名》:“歧路亡羊,塞翁失马,弓影成蛇。”

〔广客蛇〕 宋·刘筠《属疾》:“暂困秦王痔,无疑广客蛇。”

〔酒中蛇〕 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

〔清樽照画蛇〕 宋·苏轼《书刘君射堂》:“而今白首闲骢马,只有清樽照画蛇。”

〔蛇杯〕 宋·陈与义《答元方述怀作》:“汝悔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疑蛇〕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盗乌悬察,疑蛇立辨,人共官园,家同野茧。”

〔映弩〕 北周·庾信《卧疾穷愁》:“留蛇常疾首,映弩屡惊心。”

〔樽中弩〕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


【词语杯弓蛇影】  成语:杯弓蛇影汉语词典:杯弓蛇影

猜你喜欢

  • 籯金

    源见“籯金一经”。指儒经。唐黄滔《司直陈公墓志铭》:“词人亹亹,若陈厚庆 陈泛……俱以梦笔之词,籯金之学,半生随计,没齿衔冤。”【词语籯金】   汉语大词典:籯金

  • 乘人之危

    指乘别人有急难时,去要挟、侵害人家。《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聊斋志异.神女》:“(末生)固挽其祛,隐抑搔之。女怒曰:‘子诚敝人也!不念畸昔之义,而欲乘人之危。’”

  • 电绕

    同“电绕枢光”。宋陆游《瑞庆节贺表》:“虹流电绕,适当圣作之辰;鳌抃嵩呼,共效寿祺之祝。”【词语电绕】   汉语大词典:电绕

  • 幸灾乐祸

    形容心怀恶意,视他人危难为快乐。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灾荒,秦国贷粮给了晋国。过了一年,秦国也闹灾荒,要求向晋国买粮食,晋惠公却不答应。晋大夫庆郑劝道,背弃秦国对我们以往的恩惠,秦国就不会再亲近我们

  • 汉上题襟

    《新唐书.艺文志四》、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段成式》载:唐段成式与李商隐、温庭筠等作诗唱和,整理为《汉上题襟集》。后因以“汉上题襟”指以诗文唱和抒怀。清王士禛《送叶井叔归楚》诗:“汉上题襟情不极,郢中怀

  • 班扇

    同“班女扇”。南朝 齐谢朓《和王主簿怨情》诗:“相逢咏《蘼芜》,辞宠悲班扇。”唐鲍溶《上阳宫月》诗:“合裁班扇思行幸,愿托凉风箧笥嫌。”唐李商隐《喜雪》诗:“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词语班扇】  

  • 拘文牵义

    拘:拘泥。文:条文。牵:牵制。义:字义。拘执于条文或字义。指谈话、做事、作文拘泥刻板,不知灵活变通。《野叟曝言》五三回总评:“非素臣侃侃而争,任彼俗吏拘文牵义,其能免乎?”清.王坤《〈两般秋雨盦随笔〉

  • 子野之聪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认为,即使有离娄明亮的目力,有公输子那样灵巧的技术,如

  • 王夷甫识石勒

    《晋书.石勒载记》载:晋王衍,字夷甫,位望隆重,有识鉴。石勒年十四,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衍见而异之,谓将为天下患。勒长而为群盗,归刘渊,屡将兵陷州郡。晋 太兴中,自称赵王,旋杀刘曜称帝,建立后赵政权

  • 清风朗月

    同“清风明月”。瞿秋白《饿乡纪程》五:“天气很好,清风朗月,映着我不可思议的情感,触目都成异象。”见“清风明月”。唐·皇甫枚《非烟传》:“每至~,移玉柱以增怀。”【词语清风朗月】  成语:清风朗月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