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未识之无

未识之无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与元九书》(卷二八):“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仆宿昔之缘,已在文字中矣。”

原是白居易自述生来便识“之”“无”二字,已和文字结下不解之缘。后以“未识之无”或“识之无”比喻未读过书或文化修养极低。

清.薄松龄《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


猜你喜欢

  • 盐车骏马

    同“盐车骐骥”。清 杨潮观《邯郸郡错嫁才人》:“邯郸郡,思失职也。譬之盐车骏马,能无仰首一鸣!”

  • 歌楚人凤

    源见“接舆歌凤”。谓抒发伤时遁世之情。宋陆游《识喜》诗:“傲世曾歌楚人凤,著书久绝鲁郊麟。”

  • 蚊虻负山

    《庄子.应帝王》:“其於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胜任。晋葛洪《抱朴子.论仙》:“况长生之事,世所希闻乎!望使必信,是令蚊虻负山,与井蟆论海也。”主谓 比喻力弱者担任

  • 两袒

    参见:东食西宿【词语两袒】   汉语大词典:两袒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萧萧:形容风声。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易水:在今河北省西部,大清河上源支流。 萧萧哀风,激荡着易水的寒波,壮士这一去就永不回还。 这是荆轲辞别燕太子丹出发刺秦王时的歌辞。后常用以形容壮烈的送

  • 剑气凌云

    源见“丰城剑气”。谓才华出众,志向远大。南朝 梁任昉《宣德皇后再敦梁王令》:“博通群籍,而让齿乎一卷之师;剑气凌云,而屈迹于万夫之下。”

  • 登遐

    《墨子.节葬下》:“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谓死者升天而去。后因以“登遐”为对人死的讳称。《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汉郑玄笺:“此三后既没,登遐,精气在天矣。

  • 金兰好

    源见“金兰之友”。指志同道合的好友。南朝 齐王融《秋胡行》:“且洽金兰好,方愉琴瑟情。”

  • 唾壶击缺

    《北堂书钞》卷一二五晋裴启《语林》:“王大将军(指王敦)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指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尽缺。”晋.刘义庆

  • 巢倾卵破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