怏怏:因心怀不满而郁郁不乐。一作“鞅鞅”。少主:年幼的国君。 古代指不利于幼主的权臣。语出《史记.绛侯世家》:“条侯(周亚夫)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宋.王明清《挥麈余话》
原谓书籍传抄或刊印之误,后则泛指事物本质不同而形体相似需认真分辨。孔子弟子子夏在去晋国途中,见一读历史书的人念道,“晋师三豕涉河。”立即纠正道,不对,不是什么“三豕”,而是“己亥”。因为“己”与“三”
《诗经.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注:墠,音shàn,郊外的土地;茹藘>,茜草;阪,坡)。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注:践,行列整齐貌;室,此指女子的居室)。岂不尔思?子不
同“萧墙祸起”。宋陆游《德勋庙碑》:“萧墙衅起,群公喑拱,公则唱勤王复辟之大策。”【词语萧墙衅起】 汉语大词典:萧墙衅起
源见“惨绿少年”。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清龚自珍《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诗之七:“十年提倡受恩身,惨绿年华记忆真。”清 二石生《十洲春语》上:“喜狎俊少,见有翩翩白袷惨绿年华者,纡望流连而不置。”偏正
同“题舆”。南朝 陈徐陵《在北齐与宗室书》:“邦君伫德,宁无挂榻之思;州将钦风,应有题车之命。”
见“寻行数墨”。明·朱之瑜《与源光国书》:“下问三事,志大而见卓,非寻文书生~,拘守章句之所及。”
鲁恭:西汉鲁恭王刘余。壁书:在墙壁里发现古代书籍。鲁恭王刘余是汉景帝刘启之子,在汉景帝前二年(前155年)立为淮阳(今河南淮阳县)王。吴楚等七国的叛乱被平定后,在汉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刘余改任鲁
伯仲之间:意谓不相上下。伯仲,兄弟。伊吕:伊尹和吕尚。伊尹曾辅佐商汤,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建立王业。 犹言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语出唐.杜甫《咏怀古迹》:“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后也表
源见“风声鹤唳”。形容败兵惊惧奔逃。唐刘禹锡《赠澧州高大夫司马霞寓》诗:“千里追戎首,三军许勇名。残兵疑鹤唳,空垒辨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