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马援传》:“援尝有疾,梁松(字伯孙,梁统之子,少为郎,娶光武帝女舞阴公主为妻,迁虎贲中郎将、太仆等职)来候之,独拜床下,援不答。松去后,诸子问曰:‘梁伯孙帝壻,贵重朝廷,公卿已下莫不惮之,大
源见“哀鸿”。喻指灾乱流离之民。清蒲松龄《拟上以山左饥荒截漕赈济全蠲四十三四两年钱粮仍亲巡地方省民疾苦群臣谢表》:“抱子离乡,劳哉鸿雁。”清杨伦《流丐行》:“流亡尽复业,鸿雁期安栖。”同“鸿信”。清孙
同“干将莫邪”。镆,通“莫”。唐张九龄《故太仆卿上柱国华容县男王府君墓志》:“挥干镆之锋,截无不断。”【词语干镆】 汉语大词典:干镆
同“锻柳”。唐白居易《咏慵》:“弹琴复锻铁,比我未为慵。”【词语锻铁】 汉语大词典:锻铁
《左传.成公九年》:“《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晋.杜预注:“逸《诗》也。姬、姜,大国之女;蕉萃,陋贱之人。”上古时期,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周,天子姓姬,而齐为姜太公
比喻读书很多,但不会使用的人。陆公,即陆澄(425-494年),字彦渊,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小时非常好学,博览群书,知之甚多,走路、吃饭、睡觉都手不释卷。始为宋太学博士,宋亡,累任齐给事中,尚书等
止:归宿。指学习的目的性。 知道学习目的之所在,然后语言行动有一定的方向;言行有了一定的方向,然后心志能够清静,不胡思乱想;心志清静了,然后能安宁闲适,不烦不躁;安宁闲适了,然后能虑周详,瞻前顾后;
用公正来回答怨恨,用恩德来酬报恩德。 旧指为人既要重恩德,又要讲原则。语出《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又将白
源见“夫子墙”。比喻道德学问造诣极高。唐姚合《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诗:“丘墙高莫比,萧宅僻还清。”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颡,前额,俗称脑门儿)似尧,其项类皋陶(音gāo yáo,传说为舜时的贤臣),其肩类子产(春秋时郑国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