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李贽《初谭集.父子回》:“陛下爱其骨肉,臣敢惜其羽毛。”此典故以羽毛比喻人的声誉。“爱惜羽毛”亦作“自惜羽毛”,即指惜己声誉。近人章炳麟在其《答某书》中写道:“苟其人自惜羽毛,又知东人非始终可保,
同“春风沂水”。明唐顺之《游汤泉》诗:“戎马驱驰未息鞍,春风沂曲一盘桓。”
同“牵丝”。清蒲松龄《为安方猷与孙惠公启》:“应于金貂珥叶,牵彩线以乘龙;宜向银屋红泥,望锦屏而射雀。”
厉鹗《宋诗纪事》引陶宗仪《辍耕录》云:“唐(珏)葬骨后,又于宋帝殿掘冬青树植所函土堆上。”按:唐珏为参于收葬宋帝遗骨之一,《辍耕录》以主谋者归之,故把他作为代表。宋亡后,河西僧札木扬喇勒智发掘南宋诸帝
《三国演义》二五回载:三国时刘备部将关羽身陷曹操营,封侯赐爵,宴请赠金,恩礼非常,但关羽仍心怀故主。后挂印封金,回到刘备身边。后多以“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坚持节操,忠贞不二。刘波泳《秦川儿女》一部二章
同“玉箫旧约”。宋姜夔《长亭怨慢》:“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南齐书.沈驎士传》载:驎士少好学,家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隐居不仕,不与人物通。后因称沈驎士为“织帘居士”,借以泛指贫士。清吴伟业《芦笔》诗:“采箬编蒲课笔耕,织帘居士擅书名。”【词语织帘居士】
《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后因以“否桑”喻命运。南朝 宋谢灵运《折杨柳行》:“否桑未易系,泰茅难重拔。桑茅迭生运,语默寄前哲。”【词语否桑】 汉语大词典:否桑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东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詟:即慑,惧怕。慄:恐惧。意指声威远播,四方无论是陆地还是水上莫不畏惧而归服。汉代班固《东都赋》:“殊方别区,界绝而不邻。自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以,莫不陆詟水慄,奔走而来宾。”孝武:汉武帝刘彻。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