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掌上舞

掌上舞

汉.伶玄《赵飞燕外传》:“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引文同。

又《太平御览》卷五七四“乐部”“舞”引《汉书》:“赵飞燕体轻,能掌上舞。”

《白孔六贴》卷六一‘舞’‘杂舞’亦载。

南史.羊侃传》:“舞人张净琬,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舞(按:《梁书》作‘掌中舞’)。”

后因以“掌上舞”用为女子体态轻盈的典故。唐.杜牧《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纤细掌中轻。”后句即暗用赵飞燕“掌上舞”事。唐.罗虬《比红儿诗》:“轻小休夸似燕身,生来占断紫宫春。汉王若遇红儿貌,掌上无因著别人。”(《香艳丛书》第三集)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五七四引《汉书》曰:“赵飞燕体轻,能掌上舞。”唐·李冗《独异志》:“汉成帝赵飞燕身轻,能为掌上舞。”《南史·羊侃传》:“(羊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儛(wu)人张净婉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上儛。”《梁书·羊侃传》亦载。

【今译】 据说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身体轻灵,能在人手掌上跳舞。南朝梁时大臣羊侃家有舞女张净婉,腰围只有一尺六寸,人们都说她能作掌上舞。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女子舞态轻盈; 也用以形容柔细轻灵之物。

【典形】 飞燕轻、皇后舞、净婉腰、纤腰掌上、轻身舞、上掌、掌上承恩、掌上人、掌上温柔、掌舞、掌中轻、掌中舞、赵后身轻、赵轻体、掌上轻、轻于赵皇后、飞燕掌中娇、掌中无力、掌中飞燕、君王掌上、静婉舞、飞燕体、掌中行、掌上怜、转纤腰、羊家通体腰。

【示例】

〔飞燕轻〕 元·萨都拉《题明皇击敔图》:“阿环起学飞燕轻,笑唤三郎作供奉。”

〔皇后舞〕 唐·李商隐《越燕》之一:“为矜皇后舞,犹著羽人衣。”

〔净婉腰〕 五代·牛峤《柳枝》:“金羁白马临风望,认得羊家净婉腰。”

〔纤腰掌上〕 南朝陈·江总《怨诗》:“团扇箧中言不分,纤腰掌上讵胜愁。”

〔轻身舞〕 唐·李白 《阳春歌》:“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

〔上掌〕 唐·李商隐《拟意》:“上掌真何有? 倾城岂自由。”

〔掌上承恩〕 宋·黄升《清平乐·宫词》:“当时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长门。”

〔掌上人〕 清·钱谦益《为陈伯玑题浣花君》之三:“生来形影镇相亲,画里春风掌上人。”

〔掌上温柔〕 明·杨慎《折桂令·寄简绍芳》:“掌上温柔,怀里风流。笑吟罢韩偓香奁,醉题在杜牧青楼。”

〔掌舞〕 明·杨慎《醉蓬莱·代寿黔国上公》:“青鸟喉歌,红鸾掌舞,仙音缭绕。”

〔掌中轻〕 唐·张南容《静女歌》:“为照齐王门下丑,何如汉帝掌中轻。”

〔掌中舞〕 唐·武平一 《妾薄命》:“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赵轻体〕 晋·潘岳《西征赋》:“卫鬓发以光, 赵轻体之纤丽。”


【词语掌上舞】   汉语词典:掌上舞

猜你喜欢

  • 巢繇不买山

    同“巢由不买山”。清阎尔梅《村居》诗:“邴 管曾浮海,巢 繇不买山。”繇,通“由”,指许由。

  • 擎天手

    源见“擎天柱”。比喻力量巨大。宋辛弃疾《一枝花.醉中戏作》词:“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明朱鼎《玉镜台记.新亭流涕》:“吾曹纵有擎天手,只恐大厦终非一木支。”【词语擎天手】   汉语大词典:擎天手

  • 骑凤奏箫

    源见“乘鸾”。结成美满的姻缘。清舒位《古意四首寄海珊》之一:“何处然犀求玉镜,又看骑凤奏琼箫。”

  • 射金钱武夫

    元.杨显之杂剧《丑驸马射金钱》,已佚。其事未详。此剧仅存剧目,故事已经失传,无可弥补。后因以“射金钱武夫”的典故比喻貌丑。元.钟嗣成套曲〔南吕.一枝花〕《自序丑斋》〔乌夜啼〕:“一个射金钱武夫为女婿,

  • 京洛尘

    《文选》卷二十四晋.陆士衡(机)《为顾彦先赠妇二首》其一:“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晋代文士陆机曾以“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之诗句,描写宦游洛阳京城的情景。后以“京洛尘”或

  • 截胫剖心

    《书.泰誓下》:“〔纣〕斫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孔传:“〔纣王〕冬月见朝涉水者,谓其胫耐寒,斩而视之;比干忠谏,谓其心异于人,剖而观之。”《史记.殷本纪》:“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

  • 池上学

    同“临池学书”。唐鲍溶《寄王璠侍御求蜀笺》诗:“野客思将池上学,石楠红叶不堪书。”

  • 不刊

    刊:削除。古代文字书于竹简上,有误则削去。不刊,即无可改易的意思。汉代扬雄《答刘歆书》:“是县诸日月,不刊之书也。”县:同“悬”。晋代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左丘明受经于仲尼,以为经者,不刊之书也。”

  • 棘闱

    见“棘院”条。【词语棘闱】   汉语大词典:棘闱

  • 蟪蛄疑春秋

    《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后用为形容寿命短暂或孤陋寡闻、少见多怪之典。蟪蛄,夏生秋死的寒蝉。宋王安石《即事》诗之六:“蜉蝣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