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舟不回
《晋书.邓攸传》:“攸为吴郡,刑政清明。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少停,夜中发去。”
晋.邓攸为吴郡太守,清正廉明,深得民心。离职之日,当地百姓数千人牵留邓攸所乘之船,不愿使他离去。后因用为咏官吏有政绩深得人民爱戴的典故。
宋.苏轼《徐州送交代仲达少卿》诗:“满城遗爱知谁继,极目扁舟挽不回。”
《晋书.邓攸传》:“攸为吴郡,刑政清明。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少停,夜中发去。”
晋.邓攸为吴郡太守,清正廉明,深得民心。离职之日,当地百姓数千人牵留邓攸所乘之船,不愿使他离去。后因用为咏官吏有政绩深得人民爱戴的典故。
宋.苏轼《徐州送交代仲达少卿》诗:“满城遗爱知谁继,极目扁舟挽不回。”
源见“未能免俗”。侄子居处的代称。唐杨巨源《春日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诗:“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词语阮咸宅】 汉语大词典:阮咸宅
《文选》卷十五东汉.张平子(衡)《思玄赋》:“庸织路于四裔兮”。唐.李善注:“言涉路东西,有似于织也。”东汉文学家张衡在《思玄赋》中曾以“织路”喻指漂泊奔波的生活。后将“织路”用作咏艰难跋涉之典。唐.
彗(huì惠):扫帚。此典指燕昭王拿着扫帚在前面清扫道路,礼待邹衍。后以此典比喻国君礼贤下士。邹衍(约前305年——前240年),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提出“五德终始”,
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本谓蚕老吐丝结茧,将自己包在其中。后以喻人做事自陷困境。鲁迅《华盖集.答KS君》:“于是从他的行为上感到失望,发生不平,其
源见“陆凯传情”。借指远方亲友的音讯。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诗:“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源见“季子貂敝”。形容人壮志未酬,失意穷困。宋陆游《暮春》诗:“季子黄金尽,安仁白发新。”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比喻遇合、相从。唐王勃《上明员外启》:“神交可托,风云于杵臼之间。”【词语风云】 汉语大词典:风云
同“木雁之间”。清陈大章《戊子生日抒怀》诗:“熊鱼自古难兼味,木雁中间可置身。”
《新五代史.唐庄宗纪》:“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冈,伶人奏《百年歌》,至于衰老之际,声辞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郭太传》附孟敏事:“(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郭太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后汉孟敏客居太原时,一天,背上背着一种唤作甑的陶蒸食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