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指阴历每月十五日。 月亮一过十五,光辉就减弱;好比人过中年,精力衰退,难谋进取。这是元代戏剧中的常用语。语出元.关汉卿《蝴蝶梦》楔子:“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
《左传.哀公七年》:“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曹叔振铎请待公孙强,许之。”社宫,社庙,帝王、诸侯社祭之所。传说,西周时,曹国有人梦见一伙君子站在社庙墙外,商议灭亡曹国的事。此中曹叔振铎,
源见“坐怀不乱”。形容男子品行端正。宋黄庭坚《放言》诗:“未有颜叔子,安知柳下贤。”
《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又《世说新语.容止》:“时人谓‘看杀卫玠’。”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玠别传》曰:
茕茕:孤单无依靠的样子。孑立:孤立。形容一个人孤苦伶仃。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亦作“茕茕孤立”。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茕茕孤立,未有子息,荒陬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
源见“马愿如羊”。形容官吏从政清廉。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清不置水,明不举烛,马愿如羊,金须以粟。”
源见“獬豸冠”。指传说中尧时掌管刑狱的皋繇断狱,令神羊用角触有罪者。表示能明辨曲直邪正。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苟非秦镜照胆,尧羊触邪,时君听之,安可不惑?”
原意指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心向背,后则以此强调内部团结对于事业成功有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又不如得人和。比如这里有座内城三里、外城七里的城邑,敌人包围攻打却无法取胜。敌人
原指北魏世祖时高僧惠始,后泛指僧人。惠始,张姓,家本清河(今河北故城),到长安观习经典,后来身受刀刃,体肤无伤,从习禅至没世,五十余年,不曾寝卧。世祖十分崇敬他,常以礼相待。始常赤足行走,虽踏泥尘之上
《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赵岐注:“所谓是旧国也者,非但见其有高大树木也,当有累世修德之臣,常能辅其君以道,乃为旧国可法则也。”后因以“乔木”为形容故国或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