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抱佛脚

抱佛脚

唐.孟郊《孟东野集》卷九《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孟诗之意是说年老方信佛,以求佛保祐,有临渴掘井之嫌。唐代佛教盛行,“抱佛脚”的说法遂传以为俗语。

宋.刘攽《中山诗话》:“王丞相(王安石)喜谐谑,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客曰:‘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

后因以“抱佛脚”用指平时无准备,临时急应付。

清.翟灏《通俗编.释道》引张南世《宦游记闻》:“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便便贳(音shì,通赦,赦免)其罪。今谚云‘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乃番僧之语流于中国也。”


述宾 原为求佛保佑的意思,现用为平时无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清·翟灏《通俗编》卷6引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夺中,~悔过,便贯其罪。今谚云:‘闲时不烧香,急来~’,乃番僧之语,流于中国也。”△用于描写临时应付。→临时抱佛脚


平时没有什么准备,临时慌忙想法应付,这种情况便叫做 “抱佛脚”。“抱佛脚”实际是个借词、外来语。

为什么要 “抱佛脚”呢? 那自然是祈求菩萨保佑了。

《通俗编·释道》引张世南 《游宦纪闻》记有这样一件事: 在云南南边一个番国里,非常崇尚佛教,那里有个死刑犯逃脱了,官府追捕甚紧。罪犯逃到了一座庙里,知道再也无路可逃了,便抱住一尊大佛的脚痛哭起来,表示诚心悔过。官府的人一见此情,认为罪犯真心向佛,有悔改之意,便未捉拿归案,而且放他走了。

后世 “抱佛脚”之说便流传开来,表示无准备而急忙应付之意,犹言 “临渴凿井”、“临阵磨枪”。

抱佛脚”一语传至我国后,逐渐演变成 “平时不烧香,急时抱6佛脚”这一谚语了。


【词语抱佛脚】  成语:抱佛脚汉语词典:抱佛脚

猜你喜欢

  • 鸣盗

    源见“鸡鸣狗盗”。指微末小技。南朝 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窃慕大王之义,备鸣盗浅术之余,豫三五贱伎之末。”【词语鸣盗】   汉语大词典:鸣盗

  • 彼一时此一时也

    指时势不同了,论事的标准也应不一样。《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

  •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孙子.计篇》(第一):“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战争要讲究诡诈。趁敌没有防备时进攻,动作出乎敌方的意料之外,这是军事家驾驭战争胜负的诀窍。后因以“出其不意,攻

  • 姚黄魏紫

    源见“魏紫姚黄”。指牡丹的两个名种。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南北梅枝噤雪寒,玉梨皴雨泪阑干。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并列 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相仁溥

  • 曲生

    源见“曲生风味”。酒的别称。宋陆游《烹茶》诗:“曲生可论交,正自畏中圣。”【词语曲生】   汉语大词典:曲生

  • 风抟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仕途腾达。唐岑参《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诗:“前年见君时,见君正泥蟠。去年见君处,见君已风抟。”【词语风抟】   汉语大词典:风抟

  • 白社游

    源见“洛阳社”。指隐居。唐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

  • 不作茧

    唐.张鷟《朝野佥载》六:“王显与文武皇帝有严子陵之旧,每掣裈为戏,捋帽为欢。帝微时,常戏曰:‘王显抵老不作茧。’及帝登极而显谒奏曰:‘臣今日得作茧耶?’”蚕老作茧方成蛹。文武皇帝微时,常开王显的玩笑,

  • 如持左券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 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 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左券,古代契约中由债权人持有的凭据。后因以“如持左券”喻指很有把握。清方苞《颂铭》

  • 匈奴笑千秋

    汉武帝时,因车千秋为戾太子鸣冤,受到武帝的赏识。接见时就提拔他为大鸿胪,过了几个月就担任丞相,被封为富民侯。车千秋在才能和学问上都很一般,也没有什么功勋和资历,不过是说一句话感动醒悟了皇上,旬月之间就